01
李善德回到长安后,终于拿到批文,还得到右相给的令牌。
这件事,是鱼常侍的推动,李善德兴高采烈地将鱼常侍视为恩人。
鱼常侍直接进入李善德运送荔枝鲜的超级项目,名义是为李善德排忧解难,实质是为了在此次运送中获得额外增收。
李善德与鱼常侍一行人,迅速来到岭南,准备正式运送荔枝鲜。
苏谅看到李善德终于回来,以为自己就要飞黄腾达,谁料被鱼常侍直接搅局,以担心圣人安危为由,将苏谅踢出局。
苏谅气得直接与李善德翻脸,大骂自己被李善德他们卸磨杀驴。
所有人都为苏谅打抱不平,如果没有苏谅,李善德根本没有财力去进行当初的荔枝鲜运送试验。
但是,细想之后,苏谅的出局,不仅是因为李善德的失约,鱼常侍的搅局,更是因为苏谅在投资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02
苏谅是一位生意人。
他与李善德相交,本质上是以利相交。
李善德第一次拉赞助时,知道荔枝鲜运送根本不可能,所有胡商都不愿意冒风险。
苏谅作为生意人,时常要为货物通关。他看中李善德身上的通行符牒。
两人以996贯钱交换一张通行符牒,达成交易。
李善德第二次拉赞助,是想正式进行一次运送荔枝鲜试验,看看自己的荔枝到底能运到多远。
两人以2500贯钱交换四张通行符牒,达成交易。
李善德第三次拉赞助,是因为前面试验,荔枝保鲜方法不断更迭,外加路上困难重重,已经将财力耗尽。
此次,他终于找到最佳保鲜方法,将荔枝保鲜延长至11天,再次想试验运送。
苏谅愿意将全部身家投给李善德,与他共损共荣。
苏谅认为,李善德既然可以锲而不舍地坚持将荔枝鲜运送到底,他应该能克服后面的重重困难。所以,他选择投资。
03
苏谅没有想到的是,李善德回到长安后,批文是下来了,钱粮调拨预算也下来了,却已经没有他参与的份。
鱼常侍是长安闻名的上有鳖,他看中的人和事,像鳖一样咬定不放松,谁也不能来争夺。
来到岭南,他是想趁运送荔枝的机会,大捞一笔。
苏谅拿出当初和李善德签订的契约,想参与运送,鱼常侍以担心圣上安危为由拒绝。
苏谅退一步,想参与建设运送路上的驿站。鱼常侍还是拒绝,但是可以将苏谅的付出连本带利申请报销。
苏谅瞬间感觉被愚弄,当场说自己不是乞丐,愤而离场。
李善德追上来,想向苏谅解析,却被苏谅大骂一顿,说自己就是一头蠢驴,被李善德等人卸磨杀驴。
两人彻底闹翻。
苏谅的投资打水漂,更觉得自己在胡商前没有面子。
于是,苏谅将李善德想要保鲜荔枝的双层瓮拿走,以报心头之恨。
04
苏谅和李善德相交,最初他的目的很明确,以利换利。
他拿到通行符牒,让货物通行无阻。
而且,他不会让自己吃亏。第二次利益交换时,李善德本来只想给他三张符牒,后来他要增加一张。
苏谅之所以愿意在李善德身上投资,是看到李善德身上有韧性,努力想争得活路。
在他看来,只要李善德成功,他就可以参与运送荔枝鲜。
打通运送荔枝鲜的路,就等于打通一条财源滚滚的商路。
但是,苏谅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李善德,他不为利,脚踏实地地做事,又没有心计。
长安的人,才有机会将运送荔枝鲜的死差,推给李善德。
反之,如果这份差事能够完成,又有利可图,李善德必然会被排挤。
岭南刺史何有光正是看到没有利可图,才不愿意入局,只给李善德通行符牒。
当看到李善德竭尽全力,原来运送荔枝鲜是有希望时,鱼常侍当然不会放过机会,右相更是如此。
有了这些权力加入,李善德只不过是傀儡,只是负责完成而已,为他人作嫁衣而已。
李善德作为一个从九品小吏,根本无法撼动鱼常侍等力量。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苏谅气愤离开,阿僮的果园被糟蹋。
苏谅作为商人,当然是想利益最大化,只可惜,他考虑得不够周全。
如果是为了投李善德的人品,当然值得投,但是,要是想获利,若是他能考虑到为何不是别人,偏偏是李善德接下死差时,他应该会心如明镜。
项目可行,又有利益,李善德又怎么可能可以把控,早被鱼常侍等紧紧盯住了。
只可惜,苏谅的一腔热情,最终付诸东流。
李善德知道对不起苏谅,却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