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向正统的中国人,在小红书爱上了“邪修”。
“邪修”简单来说指非传统正派的修炼之道,说人话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也就是走捷径。
大到人生哲学、宇宙奥秘,小到秋天里的第一杯diy奶茶,各种走火入魔的招式,连伏地魔看了都直摇头。
万万没想到,邪修的风,还是吹到了招聘界。
有网友发现,麦当劳门店张贴着这么一则招聘启事:
招募对象需达法定退休年龄(女50周岁、男60周岁),每周至少工作3天,福利包含法定假日三倍工资、周六免费餐饮、员工折扣及商业保险。
图源:微博@猫笔刀的小迷妹
标题用放大加粗的字体赫然写着“退休员工招募中”。
由于和以往企业偏向年轻化不同,这则不太寻常的招聘瞬间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有人夸赞麦当劳暖心,给退休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充满人文温度。
比起“三保(保安保姆保洁)人员”,麦当劳的工作时间和条件更加弹性和人性化,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还有人调侃,“退休人员也好起来了,等到了春天”。
与此同时,也冒出了一些犀利尖锐的声音。
结合近日最高法颁布的“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新规,不少网友认为麦当劳这是“邪修式”招聘。
根据相关规定,过往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亦或者有的劳动者为了多拿工资,要求用人单位把社会保险费以补助的方式发放给个人,这些情况都不再被允许。
违规的用人单位不仅要补缴欠费,还得支付滞纳金和员工经济补偿。
图源:央视新闻
俗话说,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在这种情况下招聘已经缴满社保期限的“退休人员”无疑是一种更具性价比的应对之策。
“麦当劳的算盘打得隔着网线都听到了”
“老年人也和年轻人抢饭碗了,麦当劳背刺穷鬼”……
随着舆论的发酵,麦当劳也出来回应了,称银发招聘是企业招聘政策的一环,已经沿用很多年了。
这话不假,早在几年前社交媒体上还不乏对麦当劳银发招聘的掌声,也是体现麦当劳快乐、尊重和包容企业文化的品牌特色符号。
现如今,随着外界客观因素的变化,麦当劳却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事实上,最近招聘界也不太平,各种“邪修招式”层不出穷,让人看得一愣又一愣。
首当其冲的是胖东来。
前两天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了新乡“三胖”店的招工计划:
1000个岗位中,20%优先招募高原退伍边防军人,2%(约20人)定向招聘刑释人员。
图源:@胖东来于东来
招聘退役军人可以理解,招聘“劳改犯” 不禁让人打起了大大的问号。
消息一出,网友们坐不住了。
有人认为“大可不必,不歧视就好,没必要宽容”。
有人调侃,“普通人挤不进去的胖东来,劳改犯先进去了”。
不过也有人敬佩胖东来的格局,“救赎和希望都应该被看见,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和美好”。
为了消除消费者的担忧,于东来又进一步作出解释:
招聘首阶段仅限中轻度犯罪的刑释人员(如非暴力、非恶性犯罪),未来将逐步开放中重度类型,目标是“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
图源:@胖东来于东来
不仅如此,于东来还宣布推出“更生人士帮扶计划”。
每年度千万以上投入,未来计划提升至亿元规模,涵盖培训规划与就业创业基金支持,帮助刑释人员坚定向善,感受生活美好。
站在商业与理想的天平两端,至今胖东来还陷入舆论漩涡。
像这样的“邪修式”招聘,在品牌圈并不是个例。
比如,“擦边鼻祖”椰树椰汁每年的招聘广告都引起不小的讨论水花,原因是画风太炸裂。
“入职就有车、有房、有高薪、有前途,能致富,还奖励别墅海景房……”。
图源:海南椰树集团
五彩斑斓恨不得吵到眼睛的设计排版,像极了澳门新葡京的广告。
高薪诱人简直看穿打工人梦想的条件,被网友锐评“看着就不正经”,真的笑不活了。
再比如,今年夏天,各地文旅景区刮起了一股“野人”招聘潮。
神农架景区发布信息,公开招聘景区内的“野人NPC”,日薪500按天结算。
在招聘要求上,几乎看不到对学历性别年龄的要求,只有对“原始野性”的渴望:发呆、撒欢、跳舞、接受投喂都可以......
图源:神农集团
不仅提供百万意外险,还包开实习证明,简直就差把“大学生优先”写在脸上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波热度可以直逼每年应届生最关心的春招秋招。
前有斜杠式青年,现有“邪修式”招聘,不管是员工还是企业都在紧随时代拓展自己的边界。
当麦当劳因招聘退休人员被质疑“邪修”,当胖东来因录用刑释人员而陷入舆论漩涡,这些争议招聘的背后,其实暗藏着独特的营销与生存逻辑。
麦当劳的“银发招聘”绝非临时起意。
早在2022年,它就在老年人才网发布类似信息:招聘退休员工(女50岁以上、男60岁以上),采用弹性工作制(每周4-5天,每天4-8小时),月薪1800至3500元。
这一政策持续多年,侧面印证了其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的“精打细算”。
无独有偶,北京环球影城也通过人力资源公司招聘退休零售人员(时薪30元,要求能久站)。
企业目光投向银发族,根源在于60岁以上人口增加、劳动年龄人口下滑的现实。
这种模式,既为部分老年人提供了灵活就业机会,也为企业输送了稳定、可控的劳动力,堪称一种务实的“双赢”。
而胖东来引发争议的“更生人士帮扶计划”,则深深植根于创始人于东来独特的“爱商”经营哲学。
这位被员工称为“东来哥”的企业家,将“自由与爱”早早写入了胖东来的《文化理念手册》。
图源:抖音
表面争议,实则价值。
麦当劳通过“银发招聘”,在争议声中获得了稳定且更具性价比的劳动力;
胖东来则凭借其大胆举动,再次强化了“有温度”的品牌标签,尽管代价是深陷舆论漩涡。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尝试撕开了一道口子——证明了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并非水火不容,反而能相互成就。
这些“邪修式”招聘,或许方式各异、争议不断,却实实在在地拓宽了职场的边界,让一个更包容、多元的就业环境,在探索中逐渐有了雏形。
争议或许不会停歇,但至少,有人已经迈出了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