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法庭里,一位中年女子猛地站起身,手指颤抖地指向被告席,声音撕心裂肺:“你这个恶魔!我要杀了你!”法警迅速上前阻拦,而她早已泪流满面。被告席上的男人穿着条纹T恤,神情平静得令人发寒。当法官询问他是否认罪时,他只淡淡回了四个字:“全部承认。”这个男人叫高承勇。在邻居眼中,他是个沉默老实的丈夫;在受害者家人心里,他是夺走11条生命的魔鬼。
高承勇的老家在甘肃一个普通的村庄。年轻时,他连续两次高考落榜,这对寄予厚望的家庭是个沉重打击,为了生计,他尝试过各种工作,却总是处处碰壁。后来他结了婚,有了孩子。在妻儿面前,他很少谈论自己的过去,就像很多为生活奔波的中年人一样,默默承担着家庭的重担。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丈夫,内心深处藏着如此黑暗的秘密。事情要从多年前说起,当时一名年轻女子在家中被发现遇害,现场惨不忍睹。警方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一个清晰的血手印,但由于当时技术有限,始终无法锁定真凶。这起案件成了当地警方心头的一根刺,参与调查的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案卷被反复翻阅,那个血手印的印记深深烙在每个经办民警的脑海里。 而此时的凶手,已经悄悄回到了日常生活中。他像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甚至在家乡还给人留下了“孝顺”的印象。
直到六年后,类似的案件再次发生。
受害者中,有花季少女,有年轻的母亲,最小的年仅8岁,每个案件现场都令人心痛,作案手法极其残忍。警方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冷酷的连环杀手。一位受害者的母亲在女儿遇害后一夜白头:“我每天都会去车站等她,明知道再也等不到了,可就是忍不住。”这些案件让整个地区笼罩在恐惧中。女性不敢单独出门,父母紧紧牵着孩子的手。警方成立了专案组,投入大量警力进行排查,但由于线索有限,案件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
时间一年年过去,侦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当年留下的生物检证,终于可以通过DNA比对技术进行精准识别。警方重启调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大规模排查。当民警找到高承勇时,他正在家里看电视,面对DNA比对结果,他没有反抗,平静地伸出了双手。这一刻,距离第一起案件发生已经过去了28年。在审讯室里,他交代了所有罪行。问及动机,他说最初是因为生活困顿,后来就变得“麻木了”。这种对生命的漠视,让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也感到震惊。
法庭上,检察官逐一宣读起诉书。每念出一个名字,旁听席上就传来压抑的哭泣声。当提到那个8岁的小女孩时,连法警都忍不住别过头去。 由于案件性质特别恶劣,高承勇最终因故意杀人罪、强J罪等多项罪名,被判处死刑。在最后陈述时,他表示愿意捐献器官赎罪,但因年龄和健康原因未被接受。2019年,这个背负11条人命的罪犯走到了生命尽头。
这起案件留给我们的,不仅是11个破碎家庭的悲剧,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从一个高考落榜生到冷血凶手,高承勇的人生轨迹令人深思,生活中的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但如何面对挫折,守住做人的底线,却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而警方28年不懈追凶也告诉我们: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正是办案人员一代接一代的坚持,才让真相最终水落石出。
如今,那个让整个地区恐惧的阴影已经消散,但那些逝去的生命永远无法挽回。这个案件警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该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对法律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才是社会和谐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