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爱废墟探险、登山探洞的户外爱好者而言,一把好用可靠,既能照得亮,又可射得远的远射手电是必备的称手工具。相较于常规的EDC手电,它是穿透黑暗,洞见远方的专业装备。一束醒目的光柱有如劈空之利刃,掠野寻踪,直射千米之遥。无论是道路况情,还是山峰路牌都能在这道光束的照射下一览无余。特别是在野外搜救、深山探路、荒洞废宅时,手电在手,黑暗远离。

作为一线照明品牌,菲尼克斯曾于2023年推出过一款性能强悍的户外远射手电HT18R。时隔两年,新一代“光剑”HT18R V2.0终于上市。不仅光照性能更强,且针对充电、操控、功能等各项细节都提升显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款二代新作的表现究竟如何吧:

外包装依旧是富有品牌辨识度的峰峦夜景映衬下的亮面封绘+醒目红标的设计风格。就渲染图来说,二代基本延续了前作的经典外观,不过在细节上还是有变化的。我入手的是套装版本,所以另有一个滤镜收纳包,带卡扣的军绿色,携带方便又耐看。

底部的参数栏:虽然1100米的最远射程依旧,但亮度由之前的2800流明提高到了3700流明。电池也升级为6000毫安。整体性能提升上还是很明显的。

内容物上,除手电本体和说明书等纸质品外,另有备用防水O圈、Type-C充电线、手绳和收纳用布套,平时外出可以将其挂靠在腰间,以便随时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一代的配件里是附赠有一绿一红两片滤镜的,而此外的 HT18R V2.0版则将其单独出了个AOF-18的滤镜包,带有红/蓝/黄/绿四色滤镜,且含尼龙布面的镜片收纳包。

包内四个小口袋正好对应四片彩色滤镜:不仅滤镜更丰富了,而且一起携带也更为方便。之所以这样设计应该是考虑到有些用户并不需要滤镜,减少这一配件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价格上也更优惠。而对于用到滤镜的朋友可以直接选择套装,或者日后有需要了也可单独购买。


手电长约199.7mm,筒身和筒头的直径分别为25.42mm和68.04mm,单看数字就能感觉到两者径差。而直观感受则更为强烈,如能大口径的光面杯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聚光远射。重量方面,含电池为358.2克,握在手上还是有些份量的。

HT18R V2.0的外观秉承前代风格,喇叭状的灯头足够硕大,颈部那粗壮的散热鳍,中筒横竖相间的导汗/防滑滚花,螺母状的尾盖等元素都如出一辙。

而明显不同的是,一代的双尾按在二代身上则变成了双侧按。也因此可以看到,颈部区域由之前的一段变更为两段式。因为筒身较长的缘故,侧按无疑要更方便操作。多出一段的设计让整个手电灯头与筒身的反差例不至于那么突兀,也更富有层次感。

我们就先来介绍颈部吧,看点还是不少的。首先就是它那充电口设计,相较以前乃至如今市面上多采用的胶塞,V2.0版则沿用了之前新品TK35R倍受好评的金属推拉滑盖设计。

需要充电时,单手轻推即可露出USB-C快充口。不用时推合既防尘又防水,也不必担心日久而老化。此外,它的这个阻尼感恰到好处,加上声音清脆,外出没事儿当个解压推牌倒也不错。

颈部的上下层分别对应有功能开关和战术开关,两个按键的造型不同,方便盲操辨别。相较于双尾按,V2.0版双侧按的变更让操控更为灵活、方便。

功能和战术二耆各司其职,先说下功能开关,开机时长按为模式切换(常亮/闪烁),关机时长按可开启一键爆闪,单击可在各档位间切换。而战术开关则负责战术点射,轻触点亮,重按开/关,重按0.5秒可一键极亮。分工明确,逻辑清晰,即使小白用户在熟悉几次后也能很快上手。当然,为了避免背包内误触,同时长按两个开关3秒即可锁定手电。

两开关均为金属键位,手感很舒服,也并无松垮的感觉。在功能键下方还有一颗红/绿双色的电量指示灯。可直观查看了解当前剩余电量情况。作为一款远射手电,HT18R V2.0虽然筒身粗壮,但却“粗中有细”,细节处做得还是很精致的,不愧为一线大厂的品质。

筒身表面的细密滚花可起到防滑导汗的作用。握持手感不错。其外壳为坚固耐用的A6061-T6合金铝材打造而成,表面施以HAIII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其抗冲击、硬度高,且耐磨、耐腐蚀。并通过了1.5米的跌落测试,日常粗用完全没问题。


尾盖双耳可以搭配手绳戴于腕间,防止意外跌落。此外,手电的防水等级达到了IP68,并有内防水结构设计。不仅无惧风吹日晒,将其放进水里,雨淋也能安然无事,正常使用。

手电做工、用料都很扎实,拧开尾盖后可以看到内里细密的螺纹和电池正负极指示标识。

而拧下尾盖后可以看到内里粗壮的镀金弹簧,HT18R V2.0采用了正负极双弹簧设计,可以避免因剧烈震动、颠簸而导致的跳档等情况。

亮度提升的同时,与之相配的21700电池的容量也由之前的5000毫安提升至了6000毫安。同样是30流明的低亮档,其最长续航可以达到87个小时,是前代(42小时)的一倍还多。即便是常用的极亮和高亮档位,也能坚持2-3个小时。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续航提升的同时,快充也加入了进来。在9V 3A的充电条件下,1.5小时就能满血复活。

整支手电为哑光处理,筒身并不会显得“油腻”。筒头上的银色不锈钢压环为墙垛状,在意外跌落时可保护灯杯不受损伤。

HT18R V2.0采用了单颗朗明纳斯新一代SFT90远射灯珠,搭配大口径深的光面杯,相较于一代的SFT70,其远射能力和技术规格上都有着明显提升。1100米远射,3700流明极亮,实标表现相当不俗,文尾也会给大家看下它的最终效果展示。除了白光照明外,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朋友还可以另购前面提到过的AOF-18滤镜包。此外有过HT18系列手电的朋友,手中标配的红/绿滤镜片仍然可以兼容使用。

包内有红、绿、黄、蓝四色镜片,如红光适于夜视;绿光隐秘追踪;黄光穿透力强,可穿透重重迷雾;而蓝色可以让痕迹显影。不色光色的滤镜搭配上V2.0版的千米远射后能达到非常出色的效果。像狩猎、搜索等多元化场景中都能用得上。滤镜的安拆也很简单,只要捏着凸出的一角摁下或揭开就可以了。实测戴上镜片后还是很牢靠的,剧烈甩动也不会脱落。如果想要更安全一点,看到那圈起的小孔了吗?可以搭配细绳将其与尾盖绳孔连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弄丢了。

在看夜射效果之前先来聊两句档位及模式设置吧,HT18R V2.0有白光常亮和特殊(既闪烁)模式之分。常亮下有四个档位,除极亮外,高亮1000流明,中亮350流明,低亮30流明。而闪烁模式下可在爆闪、SOS和信标间切换,这其中除SOS为150流明外,爆闪和信标与极亮相同,都是3700流明持续闪烁的。一键爆闪功能很实用,可在瞬间释放最高光通,形成让对方震慑的视觉压迫,利于自卫逃生。

而SOS和信标对于经常户外游行的朋友就很熟悉了,SOS能在危急时发出求救信号,以争取救援;而信标高亮度可精准标记方位。包括一键极亮和锁定,这在上代HT18R上都是没有的功能,而在V2.0版上都统统得以实现。

实际夜射效果上,极亮下SFT90灯珠所带来的效果还是很让过往行人震撼的。点亮的瞬间,有如在夜幕中拉开了一道口子,粗壮的光柱直射云霄。

与白激不同的是,后者只有聚光,搜索定位可以,但日常照明差强人意,所以有些白激手电会在旁边加上一圈LED副灯以增强其泛光表现。而HT18R V2.0就完全不用,它的亮度很高,千米射程下不仅可以照得很远,其泛光面积也足够广。不会出现灯下黑的情况。在照得亮,射得远的同时,也能兼顾到铺路和周围环境的照明。

光斑的覆盖面很大,手电的中心处的光强极高(达到了268000坎德拉)。不仅被照物被完全展露无遗,光照之处的所有细节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它的中心光斑明亮而集中,形成了粗壮而醒目的光柱,而副光斑亮度均匀且泛光边缘处并没有杂色光圈,十分纯正。由此可以看出HT18R V2.0有着出色的远泛光表现,可以完美做到远泛兼顾。

高亮和低亮档下也能分别达到570米和330米的射程,表现同样优秀,也不会太过打扰到周边路人。这是我的常用档位。虽说亮度无极亮那么高,但光柱依旧很明显。以下是更多场景夜射展示:


接着我们来看下HT18R V2.0在安装上不同颜色滤镜后的效果吧:首先是绿光,它可在暗环境下实现信号传递,既有着对自然生物的低干扰性,人眼辨识度也更高。比如在狩猎时我们就可以用来观察动物,避免引起警觉。而绿光的强穿透力也可以用来作特定信号的提醒。

蓝光的核心作用是辅助荧光物质发光和满足特定场景下的专业需求。它对鱼类的刺激更小,且能让浮漂的荧光漆更为醒目。我们可以它来寻找荧光路标或夜间垂钓,工业巡检等。


红光要更为柔和,不刺眼。夏天也可驱赶蚊虫。在搜索目标的同时,不会对周边造成影响。可以看到虽相隔数百米,但远方的瞭望楼仍能清晰可见。


远处的的小塔以及河岸的瞭望楼等都能在光柱的照射下一览无余。而对岸的行人车辆等踪迹也都能被清楚的定位、追踪。其搜寻能力可见一斑。


手电的泛光区域也足够大,大到其覆盖面积足以照亮周边道路及环境,铺路穿林的效果让人惊艳,这就是大头远射的魅力所在,比那些远射小直只有500-700米的射程要强悍不少。无论是日常照明,还是野外露营,乃至搜救探险都是十分妥帖的选择。

总 结:作为Fenix HT18家族的又一“悍将”,HT18R V2.0的综合表现令人相当满意。作为换代版,不止于照明性能的提升,它的升级亮点和可看点还是很多的。快充和更大容量电池的加入,让续航和充电速度得以显著提升;金属充电滑盖的普及,双侧按带来的便利,以及新增的一键极亮和锁定、信标/SOS等功能都让这款手电的体验更上层楼,亦更为得心应手。如果你也有户外探险或搜索救援等特殊需求,那这款手电定会成为你手中的照明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