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通讯录翻到底,却找不到一个能说说心里话的人?酒桌上一片热闹,但自己遇到难事了,谁都躲着你?
成年人的世界,朋友似乎越来越多,朋友圈点赞评论从不停歇。可真正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那些人却又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热闹中的沉默,比孤独更刺骨。
《天龙八部》里乔峰、段誉、虚竹这三兄弟,让我看到了友情最真、最硬核的样子。他们在彼此最狼狈的时候相遇,却结下了一生最干净的友情。这种感情,比什么绝世武功都珍贵,也比什么鸡汤都治愈。
乔峰的故事,将现实中的人情冷暖演绎的淋漓尽致。
当他还是丐帮帮主,“北乔峰”名震天下时,身边围绕的都是笑脸相迎的兄弟。可杏子林事变一出,他立马从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被千夫所指的“契丹狗”。那些曾经跟他称兄道弟的人,转眼就拔刀相向。
这像极了我之前的一个同事老王。在位时,天天有人请他吃饭、嘘寒问暖;而当他被公司裁员之后,想找几个旧友聊聊天、吐吐槽,电话打过去,对方不是“在开会”就是“信号不好”。最后陪他在大排档喝酒消愁的,反而是一个平常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
真正的友情到底是什么?不是你风光时有多少人捧你,而是你落魄时,谁还肯站在原地陪你。
段誉和乔峰的交情,起源于一场拼酒。
那时,段誉不知道乔峰是丐帮帮主,乔峰也不知道段誉是大理世子。两个人纯粹是意气相投,喝出来的交情。
之后哪怕乔峰身败名裂,成为中原武林的公敌,段誉也从未疏远他。少室山大战,乔峰被三大高手围住,他毅然跳出,堂堂大理世子,当着全天下的面认下这个“契丹大哥”。
这种不问出身、不论利益的交情,现实中太稀缺了。
我小学同学小陈和小李,一个在北京写代码,一个在老家教书,平时联络不多。但每次小陈回老家,小李一定推掉所有事陪他;小李买房首付差八万,小陈二话不说就给他转了十万。
真朋友,不一定总在你朋友圈里点赞,但在你需要时,他一定在。
《天龙八部》里不只有真情,也有假意。
包不同对慕容复忠心耿耿,哪怕说话直得罪人,也始终一片赤诚。可慕容复为了所谓复国梦,最后居然一剑杀了包不同。
这一剑,杀的不只是一个忠臣,更是他们之间最后一点情分。
现实之中,这样的故事也不少。我认识一位创业者,和合伙人一起吃泡面、一起熬夜加班、一起跑业务。在公司稍有起色后,对方就在账上动手脚,把他踢出局。
有些人嘴上说是兄弟情深,可一到利益关头就原形毕露。在利益面前不动摇、在苦难面前不退缩的,才是真朋友。
现在交朋友好像变得特别容易:扫个码就能加好友,点个赞就能互动。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但能说心里话的人却越来越少。
现代人总说知己难寻,可我们又为友情付出过什么?是不是只有要帮忙时才想起对方?是不是对方求助时我们也在推脱?
《天龙八部》最打动我的,是里面的人真的在用行动去捍卫感情——乔峰为救阿紫独闯辽宫,段誉为帮大哥敢跟全武林为敌,虚竹为了兄弟能把灵鹫宫基业放到一边。
我楼下的刘阿姨和李阿姨做了三十年朋友。刘阿姨丈夫早逝,李阿姨就帮她带孩子;后来李阿姨生病,刘阿姨天天炖汤送药、陪护照顾。
这样的感情,并不比武侠故事逊色。
友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索取,它是实打实的陪伴、付出和牵挂。
读《天龙八部》,我们羡慕三兄弟的生死之交,但更该学的,是他们怎样对待感情。
你身边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在你低谷时陪你喝酒听你唠叨?你一个电话他就愿意赶来?哪怕多年不见,也从不觉得生疏?
如果有,你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世界很大,人很多,但真正的朋友,不会超过一只手。
人生路远,有知己好友相伴,黑夜也就不那么长了。
合上书,少室山上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乔峰被千夫所指,而段誉与虚竹却一步步走向他,三个男人背靠着背——那一刻,天下无敌。
也许我们一辈子都遇不到这样的生死场面,但我们依然可以拥有真诚的友谊,依然可以成为别人生命中值得信赖的朋友。不是在朋友圈点赞,而是在对方需要时说一句:“我在。”
这份情谊,就足以撑过人生很多艰难时刻。
愿你我也有这样的朋友,也能成为这样的朋友。
#再读金庸#武侠#天龙八部#友情#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