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纯电车的念头盘桓了半年,作为科技行业从业者,既想要高端车型的技术配置,又不想超出 15-20 万的预算。对比多款同级别车型后,始终在 “配置取舍” 中纠结。直到试驾深蓝 L06 670Ultra 激光版,这款 14.99 万预售价的车型,竟把磁流变悬架、3 纳米芯片这些高端配置纳入标配。试驾后发现,它每个技术点都落到了实际用车场景里。今天抛开参数罗列,聊聊这些 “尖点技术” 的真实体验。

深蓝L06(图片)
一、购车门槛:配置无缩水,预算内的技术下放选车时最在意 “配置诚意”,深蓝 L06 的定价让我意外 ——560Ultra 激光版 13.99 万,670Ultra 激光版 14.99 万,这个区间在紧凑型纯电里很常见,但配置却不含糊。磁流变悬架、激光雷达、3 纳米座舱芯片这些常出现在三四十万车型上的配置,全系都能找到,不用为核心功能升级高配。
身边同事去年买的同级别车型,想凑齐相似的辅助驾驶硬件和悬架配置,落地多花了近 3 万。对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这种 “技术不下放” 的做法,确实让人有好感。

深蓝L06(品技术)
二、驾控之五:底盘有质感,开起来不像这个价位的车之前开过不少同价位纯电车,总觉得底盘调校偏 “软塌”,直到上手深蓝 L06,才发现 15 万级也能有扎实的驾控感受。它的 “驾控五件套”—— 磁流变悬架、一体化大压铸车身、后驱平台、随速可调尾翼、多连杆独立悬挂,不是噱头,每个都在日常驾驶中发挥着作用。
(一)磁流变悬架:细碎震动全过滤,过弯不飘最惊喜的是磁流变悬架,这种技术以前只在高端性能车上见过。它的反应特别灵敏,据说每秒能调节上千次,实际开起来的感受就是 “贴地”。过小区门口的减速带时,车速 30km/h 通过,车身只是轻微起伏,不会有生硬的颠簸,副驾朋友杯里的咖啡没洒出来。
上周去郊外山路,连续弯道中,悬架能快速支撑车身,侧倾很轻微。有段施工路段全是坑洼,悬架滤震干脆,没有多余的弹跳,后排家人说 “比之前坐的车稳多了”。高速上时速 110km 变道,车身响应及时,没有拖沓感,这时候才体会到 “软硬自适应” 的好处。
(二)后驱与车身:掉头灵活,高速稳当后驱平台带来的驾驶感受很明显,起步时动力输出平顺,不会有前驱车型的 “拉扯感”。日常通勤变道时,转向精准,车头指向性不错,新手也能轻松掌控。让我意外的是转弯半径,虽然车长 4830mm,但掉头时一把就能过,小区狭窄路段错车也不费劲。
一体化大压铸车身带来的厚重感很直观,关门时能听到沉闷的 “嘭” 声,高速行驶时风噪控制得不错。上周遇到侧风,时速 120km 时车身只是轻微晃动,不用刻意握紧方向盘调整。随速可调尾翼在高速时会自动升起,据说能提升下压力,实际开起来确实感觉车身更稳了。
(三)实测数据:麋鹿测试成绩亮眼虽然平时不飙车,但麋鹿测试成绩能反映车辆的极限性能。试驾时销售提到它跑出过 85.6km/h 的成绩,我在封闭场地试了下快速变向,车身姿态保持得很好,电子稳定系统介入及时,没有失控的恐慌感。对家庭用户来说,这种极限性能带来的是日常驾驶的安全感。

深蓝L06(用车口碑)
三、座舱新贵:3 纳米芯片加持,操作像用旗舰手机作为 “数码控”,对车机流畅度要求很高,深蓝 L06 的座舱系统没让人失望。 3 纳米车规级芯片天玑座舱 S1 Ultra 的加持,让它的操作体验远超同价位车型,两周用下来,和我的旗舰手机一样顺手。
(一)车机流畅度:多任务切换无压力15.6 英寸中控屏的反应速度很快,打开导航、切换音乐、调节空调,点触时没有延迟。同时开着导航、播放视频、连接蓝牙电话,也没出现卡顿。之前开朋友的车,多任务运行时经常 “转圈加载”,这款车完全没有这种情况。
车机系统的逻辑很清晰,主界面分为导航、娱乐、车辆控制三大板块,新手看一遍就能上手。支持语音交互,说 “打开空调 24 度,打开主驾通风”,系统能准确执行,不用分步操作。在嘈杂的菜市场门口,语音指令也能被准确识别,这点比我之前体验的车型好不少。
(二)AR-HUD 与导航:复杂路口不迷路50 英寸 AR-HUD 是高频使用的功能,导航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上,车道指引、转向提示都很清晰,开车时不用低头看屏幕。走陌生路段时,复杂路口会显示立体引导,比如 “前方 300 米靠最右侧车道行驶,准备进入匝道”,像有个 “领航员” 在旁边提醒。
它的 “四图融合” 导航很实用,能显示实时路况、红绿灯倒计时,甚至能识别施工路段。上周去外地,导航精准避开了多段拥堵路,比手机导航还好用。同事坐我车时,都问 “这 HUD 是几十万的车才有的配置吧”。
(三)座舱彩蛋:细节里的小趣味座舱还有些让人会心一笑的设计。堵车时语音说 “无聊了”,屏幕会弹出 “水果炮” 小游戏,能 “轰” 前面的车解闷;车速慢下来时,仪表盘会出现小乌龟动画,很可爱。氛围灯能随音乐节奏变化,周末露营时打开,氛围感十足。这些设计不花哨,却让开车变得更轻松。

深蓝L06
四、辅助驾驶黑马:贴合中国路况,新手也能轻松开以前对低价位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没抱期待,没想到深蓝 L06 的表现很让人惊喜。它的辅助系统不是 “摆设”,而是真正能减轻驾驶负担的实用配置,尤其适合经常跑高速的用户。
(一)硬件基础: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辅助驾驶硬件很齐全,全系标配 1 颗激光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11 个摄像头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算力由两颗地平线芯片提供。这种硬件配置,在同价位车型里很少见。硬件是基础,这也是它辅助驾驶表现出色的原因。
(二)高速辅助:长途开车脚不酸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太实用了,设定好时速和跟车距离后,车辆能自动保持车道居中,遇到慢车会提前减速,前车提速后也会跟上。上周跑高速去外地,3 个小时的路程,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脚轻松了不少。
自动变道功能很贴心,打转向灯后,系统会观察盲区,确认安全后自动变道,整个过程很平顺。匝道进出时,车辆能自动减速、调整方向,不用手动干预。同行的朋友说 “这比他 20 万的车辅助驾驶还好用”。
(三)城市与泊车:复杂路况有帮手城市道路中,前车碰撞预警和 AEB 主动刹车很实用。上周在市区,前车突然急刹,我还没反应过来,系统已经自动刹停,距离前车只有半米左右。窄路会车时,系统会提示 “注意横向距离”,并轻微调整方向,避免剐蹭。
记忆泊车功能解决了我的 “停车难” 问题。小区车位很窄,以前每次停车都要折腾半天,现在让车 “学习” 一次路线,之后就能自动泊车,大概 40 秒就能停好。地库光线暗的时候,360° 全景影像很清晰,能看到车身周围的障碍物,新手也能轻松停车。

深蓝L06
五、全系宁德:电池靠谱,充电补能不焦虑对纯电车来说,电池是 “心脏”,深蓝 L06 全系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芯,这点让我很放心。两周的使用中,电池的续航和充电表现,完全能满足日常需求。
(一)电池安全:细节设计让人安心电池采用了 “金钟罩” 防护设计,销售说经过了穿刺、挤压等严苛测试。虽然没遇到极端情况,但日常行驶时,过减速带或坑洼路,不用担心电池受损。电池位置布局合理,底盘平整度不错,不会影响通过性。
提车时特意闻了闻车内,基本没有异味,用检测仪测了下甲醛含量,数值在安全范围内。后来查资料才知道,电池包采用了低气味材料,对敏感人群很友好。
(二)充电速度:午休时间就能补满快充速度很惊喜,支持 3C 快充技术,从 30% 充到 80% 只需要 15 分钟。工作日午休时,我去公司附近的充电站充电,刷个短视频的时间,电量就够下午通勤用了。从 80% 充到满电也只要 18 分钟,据说这是 I-TECH 末端脉冲技术的功劳。
充电接口设计得很顺手,快充口在左后翼子板,慢充口在右前翼子板,无论是家用充电桩还是公共快充站,停车时都很方便。充电时屏幕会显示充电进度和预计完成时间,不用一直守在车旁。

深蓝L06
六、续航强劲:冬天不缩水,长途不用慌续航是纯电车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深蓝 L06 的 670km CLTC 续航,完全能满足日常通勤和短途出游。更让人惊喜的是它的低温续航表现,解决了北方用户的痛点。
(一)日常续航:一周充一次电我每天通勤往返 50km,满电状态下能开一周左右。上周跑了两次近郊露营,来回 120km,加上市区代步,一周下来还剩 200 多 km 电量。实际续航达成率不错,市区行驶时大概能达到表显的 90% 左右。
能耗控制得也很好,市区通勤百公里电耗大概 13kWh,折算下来每公里成本不到 1 毛钱。高速行驶时,时速 110km 左右,百公里电耗 16kWh,比同级别车型低一些。
(二)低温续航:冬天不用频繁充电试驾时刚好遇到降温,最低气温到了零下 5℃,打开热泵空调后,续航没有明显缩水。销售说零下 7℃时续航能提升 40km,北方用户冬天用车也不用怕。宽温域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很实用,零下 30℃时充电时间能缩短 54.6%,冬天充电不用等太久。
周末带家人去露营,单程 180km,去的时候满电出发,到达目的地后还剩 420km 电量,完全不用焦虑。返程时在服务区充了 15 分钟电,从 30% 充到 80%,足够回家了。
(三)实用配置:户外用电方便6kW 对外放电功能在露营时派上了大用场,接上台式烧烤炉、咖啡机,完全够用。晚上打开露营灯,给手机、相机充电,也不用担心电量不足。同行的车友都问 “这是自带发电机了吗”。

深蓝L06
七、客观不足:不吹不捧,这些小问题得说说这款车不是完美的,两周体验下来,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后排只有两个 USB 充电口,带两个孩子出行时,他们的平板充电需要轮流,多一个接口会更方便;
车机偶尔会出现语音指令延迟的情况,比如高速上喊 “调低音量”,要等一两秒才响应,希望后续 OTA 能优化;
座椅包裹性一般,激烈驾驶时身体支撑不够,不过日常通勤完全够用;
后备箱虽然有 464L 容积,但开口略高,搬重物时需要多用力,对女生不太友好。
这些小不足在 15 万的价位面前,完全可以接受。没有哪款车能满足所有需求,关键是核心需求是否被解决,这款车显然做到了。

深蓝L06
八、市场地位:15 万级纯电,技术配置无对手深度体验下来,深蓝 L06 最打动人的,是把高端车型的技术 “下放” 到 15 万级市场。磁流变悬架、3 纳米芯片、激光雷达、宁德时代电池,这些配置的组合,在同价位车型中很难找到。
它的定位很清晰,瞄准了追求技术配置、预算有限的年轻用户。13.99 万起的预售价,配上这样的配置,性价比很突出。同价位车型要么在辅助驾驶硬件上缩水,要么没有高端悬架,很难做到如此均衡。
对注重驾驶体验和科技配置的消费者来说,这款车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预算在 15-20 万,想要一款 “好开、好用、技术扎实” 的纯电车,建议去 4S 店试驾一下。亲自感受下磁流变悬架的滤震、车机的流畅度、辅助驾驶的实用性,再结合自己的需求判断。
最后想说,深蓝 L06 没纠结于 “低价走量”,而是用技术诚意打动用户。它让普通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享受到了高端车型的配置,这或许就是它在同级别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如果你也在关注这款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