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耳夹式耳机百元王炸是否实至名归?虹觅 Air 2小云夹深度测评

都快迈入2026年了,蓬勃发展的数码圈日渐成熟。尤其是蓝牙耳机已经实现了性能价格的双平衡,其中耳夹式凭借独特优势已成为年

都快迈入2026年了,蓬勃发展的数码圈日渐成熟。尤其是蓝牙耳机已经实现了性能价格的双平衡,其中耳夹式凭借独特优势已成为年度最热耳机宠儿。比起早年骨传导横空出世,价格迟迟打不下来。如今耳夹式赶上了好时候,百元级也能与旗舰级齐平的表现,让消费者早早就可以体验到目前最舒适佩戴的音频伴侣。

基于百元价位带来越级体验,或许就是虹觅(HOLME)Air 2在立项时所定的目标。相比上一代Air,本作在各方面继续进步,单就重量而言居然还有轻量化的余地,并且售价继续坚守百元门槛,实属难得。

百元级产品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产品本身,虹觅亦是如此。不过简单的包装和配件下,该有的极简风格和大字LOGO还是给了我留下包装的好理由。打开包装,即可看见椭圆鹅卵石造型的充电仓,单耳机实测4.6克、整机41.2克,放在手里轻若无物,触摸手感圆润顺滑,怎么看都不像是百元级别的产品。

耳夹式有着全新的佩戴体验,不用胶套、不用入耳、甚至都不用接触脸颊皮肤,仅用“C型桥”柔软弹臂使用2.5mm错位设计和∠12°弧面耳托,轻松契合任意一种耳廓曲线。当没有发声时,甚至都感觉不到TA的存在,不愧为“零感夹”的体验感。

此次国庆出游期间,一直佩戴着出行各种交通工具,甚至骑马,Air 2并未通过“硬夹”的方式固定,而是“搭靠”般牢牢固定在耳朵上。我甚至不自觉地多次用手确认来确保没有遗失,可见过于轻盈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可以让我明显的感觉Ta,就是IPX5防水等级,虽然官方定义为运动级防水(即汗水),实际情况如下雨跑步,甚至更大雨量(从上至下的水滴),无法达到特定角度对排气孔的直冲水流强度。除了骨传导彻底杜绝振膜材质,基本上这个级别完全日常够用,当然也正是这个可以明显感到Air 2的佩戴状态。

Air 2在小体积内尽可能塞下更大的振膜,此次采用13mm石墨烯科技振膜较上一代有所提升,加上本身就具备的HD音束定向传声技术,使得开放式耳机也有更加澎湃的低频表现。不仅如此,防漏音模式利用算法和反向声波大幅减少漏音,这点使得即便在公共场合聆听也没有问题。当然开放式并非完全杜绝漏音,只不过在这样的佩戴模式下有了此模式聆听不至于蹑手蹑脚了。

Air 2的低频属于度量适中,力度把握较好,回弹不拖沓,听电音也没有什么问题。中频和高频部分,前者比较注重人声厚度和音色还原,表达呈流行风格,后者不会刺耳,但距离HiFi有线塞的延展性和明亮度还差一些距离。总体也不能与百元HiFi塞直接对比,针对的用户人群和使用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就要看所需的听声状态了,毕竟价格不贵,完全可以互补。

其他配置方面蓝牙5.4芯片有更稳定的互联和低功耗表现,综合24小时总续航、双麦通话降噪硬件支持、HBC双联技术(左右耳分开使用)、触摸调节音量/歌曲/AI语音助手等一并支持。基本做到没有明显短板,该给的都给到了,对于虹觅Air属于稳中有进,而对于消费者和1字开头的价格,自称的“百元王炸”从目前来看也没有什么问题。

正如上面所述,Air 2可以很好成为已有其他类型耳机的一种互补,便携轻盈无感的全天候陪伴算是给耳挂开放式耳机将了一军。购买这样的产品,我并不觉得再提示几百元能带来更加出色的表现,重量和好用料绝大多数情况下天生就是一对敌人。那么虹觅Air系列,后续是否再出3代可以玩出新的花样,就很让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