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天府百姓大舞台”绵阳遂宁广元片区汇演在平武举行,百姓成文化主角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10月10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绵阳市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10月10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馆、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平武县人民政府承办,绵阳市文化馆协办的2025年四川省“天府百姓大舞台”绵阳遂宁广元片区汇演活动在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乡精彩上演,本次活动也得到遂宁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来自绵阳、遂宁、广元的群众演员带着自编自导的节目登上舞台,充分展现了文化惠民工程在基层结出的丰硕成果,为“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建设注入了蓬勃的群众文化活力。

百姓唱主角:乡土节目“烟火气”十足 群众联欢凝聚“向心力”

演出现场,开场节目《山水秘境·万物共生》率先登场。国家级非遗“跳曹盖”的舞者,身披传统服饰,头戴曹盖木质面具,以古朴雄浑的舞步祈福纳吉;紧接着,充满力量的“斗牦牛”表演登场,演员们俯身角力,生动演绎出雪山生灵的倔强与生机。古老的羊皮鼓声与高亢苍凉的民歌在夜空中交织,完美诠释了“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随后,安州区舞蹈《幸福生活打出来》、遂宁市射洪市农耕文化创意秀《乡韵流金·丰景如画》等11个精彩节目接连登场。由平武县选送的白马藏族舞蹈《白羽毛的诉说》,演员们身着白马藏族服饰,用柔美的舞姿讲述了白马藏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故事,其独特的民族服饰与原生态歌舞,为观众铺开了一幅神秘而动人的民俗画卷。广元市男女对唱《欢乐打谷场》,则描绘了秋收火热场景,生动再现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劳作时的欣喜与感恩,欢快的氛围感染了全场观众。

汇演的高潮部分,当属由本地群众组成的乡村乐队演绎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熟悉的民歌旋律被赋予摇滚节奏,瞬间点燃全场,全场观众自发起身,挥舞手机灯光齐声合唱,嘹亮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的活力与希望。“我们就是想用年轻人的方式,唱出对家乡的爱!”乐队主唱田芳激动地说。

演出尾声,吉祥的篝火被点燃,所有演员与现场群众手拉手,围成同心圆圈,在白马歌曲中共同跳起欢快的圆圆舞。熊熊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真挚的笑脸,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在此刻消融,天心广场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生动诠释了“百姓舞台、全民参与”的动人内涵。

高速启新程:九绵高速贯通,绵阳文旅驶入“快车道”

本次汇演恰逢九绵高速全线贯通后的首个文化盛会,这条“云端公路”为平武文旅发展按下加速键。

“九绵高速让‘藏在深闺’的平武真正走向全国。”平武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过去因交通制约,优质文旅资源难以转化;如今我们通过文化活动引流,为文化旅游消费创造了新机遇。”据统计,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6.576万人次,同比增长24%,实现了交通赋能与文旅发展的双向共赢。

当地群众对高速通车也感到非常振奋。白马藏族乡民宿经营者王女士说:“以前客人嫌路远,现在成都过来只要4小时。这个国庆,我家民宿天天满房!”。在“雪山下的集市”,农民陈大爷边摆放山货边感慨:“高速通了,我们的天麻、茶叶、蜂蜜更好卖了,感觉现在日子有奔头!”

融合促振兴:文化进山、品牌惠民,基层生活焕新彩

近年来,“天府百姓大舞台”的持续开展,正深刻改变着四川基层文化生态。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质量文化资源加速向山区输送,群众也从“看戏人”转变为“唱戏人”。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九绵高速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文化线、发展线。它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让偏远乡镇具备了承办省级文化活动的能力,推动基层文化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深刻转变。极大地激发了群众从‘欣赏者’到‘创作者’的文化主体意识,这正是文旅深度融合赋能基层的生动实践。”

山门因路而开,文化因民而活。“天府百姓大舞台”品牌活动实施近2年来,已惠及全川千万群众。从非遗传承到现代歌舞,从乡村赛事的趣味竞技到文旅融合的市集体验,这一平台真正实现了“文化育人、旅游兴业、百姓受益”。2025“天府百姓大舞台”绵阳遂宁广元片区汇演,既展现了群众文化的蓬勃生机,也见证了交通变迁带来的时代机遇。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基础设施与基层治理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四川正书写着更具温度、更富活力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