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虎牢关前烟尘蔽日,初出茅庐的关羽与张飞双战吕布,竟三十回合未占上风。
那一刻起,“虓虎”吕布与未来的“武圣”关羽,谁更强悍就成了三国武评中一道永恒的谜题。
若二人真有机会单挑到底,青龙偃月刀能在方天画戟下支撑多久?答案藏在关羽跌宕起伏的武艺生涯里。
虎牢关前鼓声震天。
面对“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当世神话,初登战阵的关羽与张飞,挟着涿郡起兵的一腔锐气,双战吕布。小说写得分明:“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即便后来刘备加入战团,吕布依然能“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全身而退。
此刻的关羽,其刀法尚未至炉火纯青之境。
参照张飞与吕布的单独交锋:张飞在虎牢关同样单挑吕布五十回合,书中写道“不分胜负”。彼时关羽、张飞武艺在伯仲之间。关羽为何出战相助?必然是看出三弟再打下去极有可能落败。以此推之,初出茅庐的关羽若单挑吕布,极限大抵也在五十回合上下。
青龙刀初试锋芒,便撞上了天下第一、攻防一体的吕奉先。
虎牢关的烽烟渐散,关羽的刀锋在征战中日益淬炼。一个有趣的参照跃然纸上——袁术麾下大将纪灵。
虎牢关后,吕布曾在“辕门射戟”的著名事件中震慑刘备与纪灵。书中描写极具冲击力:“吕布向前一把扯回纪灵,如提童稚。”纪灵在吕布面前,几无还手之力。
而当刘备奉曹操“驱虎吞狼”之计讨伐袁术时,关羽与纪灵交手三十回合,书中写道:“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表面看,关羽似乎远逊吕布。然而细究其里,玄机暗藏。
讨袁之战本非刘备本意,关羽洞察曹操之计,刀下分明留了余地。纪灵喊停后立刻躲入本阵,显然感受到了压力,却并未如遇吕布时那般狼狈绝望。此消彼长之间,上升期的关羽与吕布的差距正在微妙缩小。
此刻的吕布,虽仍在巅峰,但“酒色伤身”的阴影已悄然笼罩。若此时单挑,关羽当能支撑更久。参考虎牢关后愈战愈勇、能与吕布酣战百余回合的张飞,武艺精进、正值壮年的关羽,与吕布周旋一百回合当非虚言。若吕布状态下滑明显,甚至可能出现“无限平手”的胶着局面。
武圣巅峰:赤兔易主,胜负天平已然逆转演义的遗憾在于,当关羽登上武艺的绝顶巅峰,手提青龙刀睥睨华夏之时,吕布早已殒命白门楼。巅峰对决终成梦幻泡影。然透过间接对比,我们或可窥见一丝天机。
公孙瓒,成为衡量吕布与关羽的一把独特标尺。
虎牢关前,吕布“战不数合”,打得公孙瓒狼狈逃窜,命悬一线之际幸得张飞解救。而在界桥之战,袁绍大将文丑同样面对公孙瓒,“战不十余合”,瓒败走。文丑的武艺,比之吕布逊色一筹。
鼎盛期的关羽,其战绩堪称石破天惊。白马坡前,颜良措手不及间被关羽“刺于马下”,此役或有突袭之利。延津之战,面对为颜良报仇的文丑,关羽的胜利却无可置疑:“战不三合,文丑心怯,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
文丑能与赵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却被鼎峰关羽三合杀得心胆俱裂!纵有此前被徐晃追击的消耗,有文丑“心理素质不佳”的因素,关羽那雷霆万钧的刀锋与震慑心魄的威势,才是决胜关键。其武艺之强,已非文丑所能企及,更隐隐凌驾于当年那个数合败公孙瓒的吕布之上。
一个关键变量此刻浮出水面——赤兔马。吕布赖以纵横天下的神驹,此刻已归于关羽胯下。“马快”成了关羽斩杀文丑的关键助力。
试想,若巅峰关羽骑赤兔马对战巅峰吕布,方天画戟对上登峰造极的青龙偃月刀,吕布恐怕真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性命之忧”。
从虎牢关初试锋芒的五十合,到武艺精进后的一百合乃至平手可能,再到巅峰期反超的惊鸿一瞥,关羽与吕布的武力天平,随着时间推移悄然变化。
武圣的青龙刀终究没能与虓虎的方天画戟在真正的巅峰时刻轰然相撞。
吕布陨落白门楼时,关羽的刀法仍在熔炉中锻造;待关羽威震华夏,赤兔马已易主多年,武圣也走下神坛。
虎牢关吕布也好,白马坡关羽也罢,最终都成为演义里,惊为天人的存在。后世的武评,终究是绕不开这两位。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位看官,在你看来,关羽和吕布单挑,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