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谁对非法营运司机意见最大,那大概率就是合规司机,给当地政府信箱投诉,有奖举报非法营运车辆等等大多都是网约车司机干的,而乘客大多数时候只要求能打到车就行。
合规司机为啥对非法营运的车意见这么大?说到底,是合规跑活儿的司机处处受挤压,市场竞争一点都不公平,这些糟心事戳中了大家的痛点:
正规开网约车的成本高得吓人:买车或租车得十三四万起步,办齐《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驾驶员证,加上车辆改装、贴上车辆合规码、定位设备这些必要开支,综合成本常常超过2千块;每年营运保险要交一万多,还有平台 10% 到 30% 的抽成,一天光成本就超过 230 块。可非法营运的 “黑车” 啥成本都不用担,靠低价抢单把市场搅得乱七八糟。合规司机一天流水常常不到 200 块,扣完成本几乎赚不到钱,有人无奈说自己是 “白干活儿”。
更让人窝火的是,有些平台为了多接订单,明知车辆没办齐证件还照样派单。在合规率低的地方,没证的车能抢走三成以上的订单,合规司机要么接不到单,要么空车瞎跑。
更憋屈的是安全责任不对等:合规司机得定期培训、买承运人责任险,出问题能兜底;可 “黑车” 多是没检测的旧车,司机没经过背景审查,既没保险也没应急能力,可一旦行业出纠纷,合规司机反而要背 “不安全” 的黑锅。
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政府已经拿出了实招,不少整改措施正对着司机们的诉求落地:
一、狠治平台违规派单,压实主体责任
平台给无证车辆开绿灯的问题,现在有了明确的处罚办法。湖南衡阳推行 “一案四罚” 机制,只要查到非法派单,会同时处罚车辆、驾驶员、平台和派单行为,合法平台一年违规 3 次就罚 2 万,超过 3 次直接顶格罚 3 万。
山东滨州更直接,实行 “一案双罚”,查处 “黑车” 时必追究派单平台的责任,截至 2025 年 9 月已经处罚了 158 起平台违规派单案例。广东汕头前不久刚约谈了滴滴、哈啰等 7 家平台,因为订单合规率低直接发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清退不合规车辆。现在多地都明确,平台违规情节严重的会被吊销许可证。
二、科技 + 联合执法,精准打击 “黑车”
对付 “黑车” 藏得深、跑得多的难题,现在靠 “人海战术” 的同时更靠科技手段。滨州给重点区域装了 “执法小兵” 布控球,能自动识别车辆资质,移动办公车还能现场查数据、固定证据,这套 “科技天网” 已经查出 618 辆非法网约车。
沈阳的公安、交通、铁路等多部门组成联合整治组,在火车站、机场这些热点区域设了 15 个检查点,每天 60 人全天候巡查,还搞跨区域交叉执法,截至 2025 年 9 月已经查处 139 起非法营运案件。
汕头则瞄准高峰时段,在双休日、午间和夜间加派执法力量,高铁站更是 “动车不停运,执法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