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武侠小说主角是怎样的?通常情况下,他们登场时往往都是江湖小白,随着习武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武功水平水涨船高,而金庸笔下却有个例外,那《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就是登场即巅峰。
不过萧峰也不是生来就是顶尖强者,只是金庸略过了他的成长经历。
所以少年时期的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以至于后来的他近乎天下无敌?
一、样样精通的强者
说萧峰天下无敌,或许有人不同意了,毕竟那藏经阁中的扫地僧就是他无法逾越的高峰。
(萧峰剧照)
这事儿不假,不过话说回来,扫地僧分明就是金庸临时写出来救场的角色,在前期的故事中,武林格局已经十分明朗,就是没有任何一人能单打独斗赢下萧峰。
甚至是以多敌一,也没人能拿下萧峰。
比如聚贤庄一战,他就如同疯虎一般,力挫群雄。少室山一战,他又顶住丁春秋、游坦之、慕容复的围攻,世间怕是难有第二人能够在这三人的夹攻之下全身而退。
而萧峰甚至还有一些隐藏能力,比如这招不知名的内功:“萧峰这么运劲一掷,居然入岩如此之深,自己也觉欣然,寻思:‘这几个月来备历忧劳,功夫倒没搁下,反而更长进了。半年之前,我只怕还没能插得如此深入。’”
(萧峰、扫地僧剧照)
他分明没修炼武功,可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内力反而更深厚了。
又如这招仿佛能操控引力一般的招式:“不料萧峰手腕上竟如有一股极强黏力,手掌心胶着在他腕上,没法摆脱。摩云子大惊,用力摔出。萧峰一动不动,这一摔便如是撼在石柱上一般。”
还有那凌空出招的隔山打牛绝技:“乔峰喝道:‘留下吧!’挥掌凌空拍出,掌力疾吐,便如有一道无形兵刃,击在云中鹤背心, 云中鹤闷哼一声,重重摔落,背心着地,口中鲜血狂喷,有如泉涌。”
你都不知道萧峰还有多少绝技没使出来,或许这就是“随心所欲”的境界,他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他取人性命的杀招。
所以除了跟丐帮汪帮主学的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与少林玄苦大师学的少林基础武功之外,萧峰到底还学过什么?
二、萧峰立下的功劳
其实金庸当年若是围绕萧峰这个角色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写一本《天龙前传》,想必也是十分有趣的,因为书中确实提到过一些萧峰少年时期的大事件。
比如他为丐帮解决三大难题,又立下七大功劳的经历就值得一说。
(萧峰出招剧照)
书中只道是:“当年汪帮主试了他三大难题,命他为本帮立了七大功劳,这才以打狗棒相授。那一年泰山大会,本帮受人围攻,处境凶险,全仗乔帮主连创九名强敌,丐帮这才转危为安,这里许多兄弟都亲眼得见。这八年来本帮声誉日隆,人人均知是乔帮主主持之功。”
但这只是七大功劳中的一个,那其余的六大功劳又是什么?
若以新修版的设定为准,那金庸是将各部作品的世界观都打通了。
比如《射雕英雄传》中提到萧峰与虚竹传下丐帮的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的设定。
又如《笑傲江湖》中任我行提到自己的吸星大法源自北宋年间的段皇爷一脉,那招式原本是北冥神功,至于为何变为害人害己的吸星大法,书中则没细说。
只是这些细节已经足够证明金庸的各部小说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同一个世界里的。
而他在《倚天屠龙记》中,也借张三丰之口提到过这么一段背景设定。
“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因此魔教教徒行事隐秘,守规吃素。”
《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哲宗年间,也就是说,明教在这个时代的是客观存在的,而他们向来都是一帮不安分的魔头,此时为何却不见他们在武林中作恶?
(明教剧照)
或许答案很简单,正是因为萧峰出手,击败了当时的明教教主。
也就与张三丰说的那句“宋朝以降”对应上了。
三、明教教主之死
所以天龙时代的明教教主是谁?
张无忌后来修炼乾坤大挪移的时候,书中就提到过一位高人。
说是:“本教历代众位教主之中,以第八代钟教主武功最高,据说能将乾坤大挪移神功练到第五层,但便在练成的当天,走火入魔身亡。自此之后,从未有人练到过第四层。”
结合后来元末明初时期的阳顶天是第三十三代教主,此时北宋哲宗时代的教主是第八代,那也说得过去。
可想而知,当年的明教也同样无比猖狂,于是萧峰则代表正道群雄出手降魔,他凭借早已烂熟于心的降龙十八掌击败那教主,并抢走了那教主的《乾坤大挪移心法》。
继而修炼了乾坤大挪移的皮毛,以萧峰的资质,要修炼那神功自然是易如反掌。
(乾坤大挪移)
只是他终归是正道侠士,“偷学武功”终归不是一件体面的事儿,于是他并未声张此事,只是习得乾坤大挪移后,各种武功对于他而言都是手到擒来,所以后来的他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无论面对何种敌人,都能找到破敌之法。
而那钟教主却因这次败北而恨透了萧峰,一心只想苦练武功,盼有朝一日能够报仇雪恨,奈何他强练乾坤大挪移至第五层,最终走火入魔而亡,明教也因此沉寂了数十年。
如此一来,诸如“萧峰为何天下无敌”“萧峰立下的七大功劳是什么”“天龙时代为何没有明教”等问题,就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