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44岁田朴珺去上海相亲角,帮助理择偶连连被拒,走后直言:很难过

提到田朴珺,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是 “王石老婆” 这个标签。她和王石结婚多年,还有个女儿,平时要么忙自己的事业,要么陪家人

提到田朴珺,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是 “王石老婆” 这个标签。她和王石结婚多年,还有个女儿,平时要么忙自己的事业,要么陪家人,怎么看都跟 “相亲角” 扯不上关系。

可这两天,她却突然现身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镜头里还吐槽: “这么热的天被抓来,都不知道来干啥”。

不少人好奇:她自己婚姻稳定,难道是帮朋友相亲?直到录视频的小助理蹦出一句 “是给我找对象”,大家才明白,原来这位明星是来当 “娘家人” 的。

刚进相亲角,田朴珺就被眼前的场景逗笑了,对着镜头说 “这哪是相亲角啊,简直像个面试机构,比招聘网站还直接”。

俩人边走边看贴满的资料卡,其中一张94年女生的信息让田朴珺停了下来:身高 1 米 66,未婚,美国藤校硕士,在知名外企做咨询,条件看着特别优秀。

田朴珺忍不住感慨:“条件很优秀啊,想不通为啥要用这样的方式找对象呢?”

她一句话说出了不少父母辈的心声,没等感慨完,就有家长主动凑了过来,估计想着俩人都想找对象。

田朴珺说明是给小助理找对象后,第一位阿姨先问她的年龄,听到 “00 后” 还说 “不小啦,我这儿还有 02 年的孩子来相亲呢”。

最后还顺口提了句 “这儿最大的相亲者都 80 多了”,听得田朴珺和小助理都愣了愣。

后来小助理看中一张 93 年男士的资料,上面写着身高 1 米 85,工作也稳定,正想多了解,旁边第三位阿姨直接泼了冷水:“这人要求高着呢,得女方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才行。”

小助理听完立马笑了,摆摆手说 “那我可不行,我没这条件”,眼里的期待一下就淡了。

接着第四位阿姨又主动搭话,说自家孩子是 97 年底的,跟小助理就差 3 岁,觉得俩人挺合适。

可没聊两句,阿姨就补了句 “想找浙江或上海本地的,因为外地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怕结婚后处不来”。

这话一出,小助理又没了下文,因为她不是本地的,显然不符合阿姨的要求。

一圈转下来,小助理的相亲之路全卡在了 “本地户口”“本地住房” 这些硬性条件上,连个深入了解的机会都没有。

期间俩人还遇到个大叔,倒是没这么多要求,但必须生孩子,还说生一个给50万,生俩给100万。可小助理哪会同意啊,自然也是不了了之。

连连相亲失败后,俩人就打算离开,这时候遇到一个大叔,他是来给女儿找对象的,说自己女儿工作太忙,没时间来,他就天天过来帮女儿看资料。

说起为啥这么上心,大叔叹了口气:“有个家庭多好啊,老了能互相照顾,我们做父母的,不就盼着孩子稳定嘛。”

这话让田朴珺没接话,只是默默点了点头。不过也有家长的想法更传统。

有位父亲直接跟她说 “女孩子一定要结婚,不组建家庭,这一辈子不就白来世上一次吗?就算降低点条件,也得找个人结婚”。

田朴珺当场忍不住问这位父亲:“要是找的人不合适,过得不幸福怎么办?”

结果这个父亲回了句 “靠命呗,也靠缘分”。这话让田朴珺在镜头前小声吐槽 “这跟抽盲盒有啥区别啊,幸福哪能靠赌”。

等离开相亲角上车后,田朴珺没了之前的轻松,对着镜头感慨心里有点难过。

她说不是因为小助理没相成亲,而是看到每一张资料卡背后,都是一个想找对象的人,明明人挺好的,却因为户口、房子这些条件被框住,最后连个接触的机会都没有。

另外看到那些焦急的父母,也觉得儿女们的婚事被父母左右,对独立的个体来说太压抑。

聊到这儿,她还说起了自己对女儿找对象的看法,说以后她长大了,想找对象就找,不想或者没遇到合适的,自己也不会催。

因为人本来就是独立的,最重要的是先成为自己。能找到一起过日子的人当然好,找不到的话就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开心。

最后她还强调,“结婚从来不是人生的终点,幸福才是,总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那日子过着多累啊”。

其实了解田朴珺的人都知道,她自己的婚姻观一直挺通透。她和王石 2018 年官宣结婚,俩人虽然年龄差不少,但相处模式挺和谐。

平时王石忙事业,她也有自己的工作,偶尔会一起出席活动,镜头里互动不多,但能看出来彼此尊重。

后来有了女儿,田朴珺也没放弃自己的事业,只是会抽出更多时间陪孩子,还在采访里说过 “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女儿,她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都由她自己选”。

这次带小助理去相亲角,或许对田朴珺来说,也是一次不一样的体验。她最后说的那些话,不仅是对小助理的安慰,也是对所有年轻人的理解。

别把结婚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跟着自己的心意走,才不算辜负自己的人生。大家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