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和贪图利益的人一起做事,说白了就是跟那些自私自利的人相处,自己也一定会受到牵累。
因为那些自私的人,心里盘算的,永远是自己,想要占便宜的永远只有自己。
哪怕你“喂”他再多,他也觉得理所应当,甚至根本就是难以满足。
自私者无感恩,付出等于白费
不懂感激的人,甚至还会越来越自私的人,你对他再好也是白搭。
这种人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白眼狼,喂不饱不说,还会恩将仇报。
战国时期,中山国君设宴招待群臣。
司马子期因为未分到羊肉,于是怀恨在心,转身投奔楚国。
后面,为了发泄私愤,他怂恿楚国发兵灭了自己的祖国。
中山君逃亡时也如此叹道:“吾以一杯羊羹亡国。”
想想也可笑,因为一碗羊肉丢了国家,但这也恰恰说明了人性的残酷。
《增广贤文》说:“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的确,给人一斗米,这是恩情,但给了一担米反而成了仇人。
说穿了,对自私的人付出越多,他越觉得你是欠他的。
所以,对于这种自私的人,我们一定要早发现,早远离。
自私者无底线,善良反成弱点
很多时候,你的善良,会成为一些人得寸进尺的借口。
对于那些自私的人而言,你的善良,反倒成了一种对方拿捏你的工具。
而你最终也会因为自身的善良,变成了更多的弱点。
南北朝时,北魏尔朱荣拥立孝庄帝,权倾朝野。
皇帝一开始对他百般忍让,他却变本加厉。
最终,在宫廷中被孝庄帝亲手刺杀。
临死前还说:“陛下何故反臣?”
殊不知,他这是完全忘了自己是如何逼迫皇帝的。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一直明白道义的重要性,并且严格遵守。
但是,小人只懂利益,也只看利益。
所以,与自私的人讲情义,不如对牛弹琴。
你的善良,要有锋芒,要有原则,要有底线。
自私者无担当,危难时必自保
大难临头时,自私的人,他们会第一个抛弃你。
明末洪承畴兵败被俘,原本誓死不降。
但清朝许以高官厚禄,他听到立即变节。
还写信劝旧部投降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言语之中,全然忘了当初是谁提拔重用他。
后来,乾隆皇帝把他列入《贰臣传》,遗臭万年。
《朱子家训》说:“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自私自利的人,一见到富贵就巴结,遇到贫穷就傲慢。
而这种人,其实是最为可耻的。
自私的人,从来不会为你两肋插刀。
人生在世,自私的人就像无底洞一样。
无论你怎么喂,也永远填不满,他也永远不会知足。
与其浪费精力喂养白眼狼,不如把真心留给懂得感恩的人。
始终要记住:你的善良很贵,不是谁都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