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亲自送别中国大使,姿态放的前所未有的低,还就南海台海作出罕见表态,释放了什么信号?
菲总统小马科斯会见中国大使黄溪连
9月25日,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亲自出面,为即将离任的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送行。
现场画面中,他主动与黄溪连大使握手,全程面带微笑,还多次强调“菲中关系不应被南海争议定义”、并重申菲律宾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这样的低姿态,与此前他多次在南海问题上对华展示强硬表态、以及在涉台问题上的试探行为,形成了鲜明反差。
为何在菲律宾国内抗议愈演愈烈之际,小马科斯会对中国大使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温和态度呢?
这场送行背后,不止是单纯的外交礼仪,还藏着小马科斯应对内政与外交困局的深层算计。
菲律宾民众集会抗议
回顾过去几周的菲律宾,国内局势早已暗流涌动。
进入9月下旬,一场名为 “万亿比索游行” 的反腐败抗议活动,席卷了菲律宾全国20多个城市,数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菲律宾政府在防洪基建项目中的严重贪腐。
30余名政府高官牵涉其中,甚至小马科斯的表弟(时任众议院议长罗穆亚尔德斯)也因卷入丑闻,被迫辞去议长职务。
这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让执政仅3年多的小马科斯,陷入上任以来最严重的执政危机。
菲副总统莎拉和小马科斯同框画面
更让小马科斯头疼的是,政治对手也在借机发难。
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此前就曾公开发表威胁言论,称 “如果我出事,小马科斯夫妇和他的表亲也别想太平”,双方阵营的矛盾早已公开化。
内忧之下,小马科斯急需一个突破口,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稳定摇摇欲坠的执政基础,而外交领域的 “示好”,成了他短期内最可行的选择。
对小马科斯而言,选择向中国示好,既是应对内政危机的公关策略,也是中美博弈下的现实妥协。
美菲联合军演
此前,他一直试图在中美之间 “踩钢丝”,一边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频繁参与美菲联合军演,甚至允许美军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
一边又希望维持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毕竟中国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菲律宾重要的投资来源国。
但美国的 “支持” 始终停留在口头,多次军演后,既没有给菲律宾带来承诺中的经济援助,也没有在南海问题上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反而让菲律宾在 “印太战略” 中,逐渐沦为美国牵制中国的工具。
中国海警驱离菲船只
今年9月16日,菲律宾曾试图派船只闯入黄岩岛附近海域,结果被中国海警依法驱离,最后只能挂着白旗狼狈撤离。
与此同时,中国在仁爱礁的管控也持续升级,菲律宾多次试图给非法坐滩的 “马德雷山” 号军舰补给,均未成功,舰上人员甚至面临断粮风险。
这些现实让小马科斯意识到,对华强硬不仅换不来利益,反而会加剧国内矛盾,还可能失去中国这个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在此背景下,这场送行,更像是小马科斯精心设计的一场危机公关。
小马科斯逐渐认清现实
对内,通过 “对华缓和” 的姿态,塑造自己 “以国家利益为重” 的执政形象,试图抵消贪腐丑闻带来的负面影响。
他在送行时特意提到 “愿推动菲中各领域交流合作”,就是在向国内商界释放信号,稳定市场信心。
毕竟中国投资在菲律宾基建、农业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若因局势紧张导致中资撤离,只会让本就脆弱的菲律宾经济雪上加霜。
中菲关系
不过,这种基于现实利益的低姿态,能否真正改善菲中关系,还要打一个问号。
回顾小马科斯的执政历程,他的外交立场始终随着自身利益需求摇摆——
此前国内经济形势较好时,他曾多次在南海问题上对华强硬;
如今陷入内政危机,又转而展现温和态度。
就像去年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反复无常一样,若未来小马科斯成功化解国内危机,不排除他会再次在南海问题上调整立场。
中国大使曾会见菲国防长
总而言之,小马科斯若真想改善菲中关系,仅靠一场送行的低姿态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实际行动中展现诚意,真正摒弃 “投机心态”,以务实的态度推动双边关系健康发展,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