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这天,上证指数收盘在3859.98点,涨了0.82%。沪深两市的成交额是2.12万亿元,这已经是连续第8天成交额超过2万亿了。不过跟前一天2.3万亿比起来,还是稍微缩了点量,说明市场有点谨慎,近期成交额基本就在这个区间里波动。
有个关键点:近一年来A股交易明显更活跃了,累计成交了406.49万亿元,平均每天1.68万亿元,其中有49天单日成交额都突破了2万亿,所以现在的成交水平跟近期走势是吻合的。
从指数走势来看,上证指数是从2024年9月23日的2748.92点开始涨的,到2025年9月18日盘中最高冲到3899.96点,近一年累计涨了39.28%,目前是在3800点附近高位震荡。
为啥市场这么走?
我们可以从政策、资金、外部环境这三个方面来看:
政策方面,整体偏暖但也有点纠结。比如9月2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证监会说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也在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这些都是好消息。但市场觉得这些更多是对“十四五”成果的总结,并没有太多新刺激政策,再加上快过节了(国庆节),大家交易意愿不强,所以政策暖意被冲淡了一些。
资金方面,有点矛盾。到9月22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经达到2.39万亿元(比前一天增加了191.85亿元),说明杠杆资金还挺活跃的。但成交额却在缩量,反映出普通投资者虽然有钱但还在观望,不太敢大手笔进场。
外部环境,主要是美股科技股涨得不错(比如苹果涨4%,英伟达涨3.9%),加上AI产业大会的催化,以及国产替代的预期,带动了A股里算力、芯片这些科技板块的情绪。
总结一下核心矛盾:就是政策暖意和资金观望之间的博弈,另外两融余额创新高但成交额却在缩量,这也是当前市场的一个主要特征。
哪些板块涨得好?哪些跌得多?
9月23日这天,板块分化挺明显的,基本是“科技和避险板块领涨,消费类板块调整”的格局。
涨得好的:
贵金属涨得最猛,整体涨了6.18%,主要是因为国际金价创了历史新高,COMEX黄金到了3781美元/盎司,避险情绪推动资金流入。
消费电子也很活跃,立讯精密、盈趣科技连续两天涨停,背后是iPhone17换机潮预期,还有立讯精密和OpenAI合作的传闻。
半导体板块受国产替代加速的推动,中芯国际被北向资金净买了1.2亿元,科创50指数也大涨3.38%,说明资金在往科技成长股聚集。
跌得多的:
旅游酒店板块表现不太好,主要是节前消费预期已经被提前消化了,加上当天旅游板块下跌,和贵金属这类避险资产形成了“跷跷板效应”。
资金的主线逻辑很清晰:一边是国际金价突破和国产替代带动上涨,另一边是节前消费预期透支导致调整,资金主要集中在“科技+避险”这两条线上。
资金都在往哪流?
我们可以从主力资金、北向资金、杠杆资金这三类来看:
主力资金明显在往科技板块集中,芯片和消费电子一共流入了272.61亿元,但同时从消费、金融板块流出了超过600亿元。
北向资金还是“深强沪弱”的老样子,沪股通净流出7.05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86亿元,整个9月累计流入了近400亿元,主要加仓半导体、通信设备等科技股。
两融资金方面,融资余额创新高(2.39万亿元),但成交额却在缩量,说明融资客更偏爱科技股,但整体市场情绪还是偏谨慎。
下面是个简单表格,看得更清楚:
资金往科技板块集中确实带来了局部赚钱效应,但要小心量价背离的风险:如果成交额一直低于2万亿元,可能会限制反弹的高度。比如9月23日早盘前30分钟,沪市成交额如果能超过300400亿元就算健康,低于300亿元就可能引发回落。
技术面怎么看?
技术上看,上证指数正处在关键位置,主要看三点:点位、指标、形态。
支撑和压力位:3800点(60日均线附近)是中期支撑位,这个位置之前换手很充分,也是慢牛格局的重要参考。而3840点是近期震荡的上沿,和5日、10日、20日均线粘合形成的38383843点阻力带重叠,要想突破就得放量。
指标信号:目前有些调整压力。日线MACD绿柱在扩大,60分钟级别出现顶背离(指数没创新高,但指标已经走弱),说明短期上涨动力不足。RSI(14)连续3天在70以上,属于超买区间,技术上有获利回吐的需求。
关键转折点:如果指数能放量突破3840点阻力带,并且成交量明显放大(比如单日成交超过10.5万亿元),那上行空间就打开了;但如果3800点撑不住,可能会往下试探36003650点。
后市怎么看?该咋操作?
机构之间的分歧还挺大的
乐观的觉得资金还在流入,政策也有托底,加上“周年庆”行情预期,市场还能涨。
谨慎的则认为3800点上方套牢盘多,加上国庆节前下跌概率高(历史数据显示69%),成交缩量更让大家观望。
中性的认为短期会在38003840点之间震荡,关键要看3810点支撑有没有效。
接下来要重点关注两点:
一是成交量能不能上来,早盘30分钟最好能超过400亿元,如果持续低于2万亿,反弹就没劲;
二是科技主线能不能持续,虽然AI、机器人这些方向趋势好,但有些股票市盈率都超过300倍了,得小心回调风险。
操作上建议:
短期仓位控制在50%左右,避开节前波动;中长期可以趁回调布局一些低位的科技股(比如汽车电子、人形机器人),或者估值低但景气度高的板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