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门抢不到高铁票,顺风车成了不少人的备选,但一提到加价和堵车费,乘客和司机总能吵起来。
先说说加价这事儿,其实不能一竿子打死说不合理。顺风车本来就不是网约车,核心是分摊成本,油车一公里成本得 1 到 1.5 元,电车再省也得两三毛,可现在有些平台为了抢用户,定价低得离谱,跑个 20 公里给 20 块,跑个100公里还是20块,接一个人是一百,接四个人还是一百多,司机光油费都快不够了。
国庆又是出行高峰,大家都想回家,司机要是按平台低价接单,跑一趟可能连油费都赚不回来,目前所有平台,除了一喂价格高一点,滴滴、滴答价格都入谷底了。
但不合理的加价确实招人烦。衢州有个蔡先生国庆约了顺风车,平台显示 192 块 5,结果上车开了几公里,司机突然要每人加 50 块,协商不成还把人赶下车。
这种半路加价的套路最恶心,司机心里其实也清楚,平台有抽成,线下收钱能落全的,但这属于明摆着欺负人,平台查到了都得封号。要是提前沟通清楚,比如接单时就说 “国庆路堵油费贵,平台价太低,能不能补 20 块成本”,多数乘客反而能理解。
再说说堵车费,这事儿更纠结。按平台规则,顺风车是一口价,堵车本来不加钱,但司机也委屈啊 —— 堵车时车子怠速费油,半小时下来油钱得多花不少。
顺风车司机要求补点堵车费其实合情,但得讲方法。要是像有些司机那样,堵了会儿就狮子大开口要加个两三百块,换谁都不乐意。
其实不加价真的可能没人接单。国庆期间司机跑长途虽然能多赚点,但也就是一单 50 到 100 块,平时轻度兼职的司机一个月才赚 600 块左右。平台定价低,司机又不是做慈善的,自然更愿意接肯补点钱的单子。
但关键在沟通方式,上海有个司机把乘客丢在高速上,就是因为私下加价被拒,这完全是砸自己饭碗。聪明的司机都会接单后马上联系乘客,先确认人数行李,再提额外费用:“您好,我是张师傅,车牌号 XXX,国庆这路肯定堵,我油车成本高,平台价两三毛一公里,太低了,油费都不够,需要加个80,可以不?您要是不同意我也不勉强,咱们提前说清楚”。这么说既讲了道理,又给了乘客选择权,比半路突然加价强多了。
不管是加价还是堵车费,核心就是 “提前说、明算账、守规矩”。司机都想着趁国庆赚一笔,但是也要把握好分寸,太过分容易被乘客抵制,坏整个行业;乘客也多理解下,司机跑一趟不容易,油费时间都是真金白银,节假日期间飞机网约车等都会根据市场调节价格。另外,平台要是能把定价调得更合理些,别光想着低价抢市场,这事儿其实没那么多矛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