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订车透明无隐藏,领克10 EM-P预售价19.2万起,权益一目了然

部分车型预售时承诺的权益看似丰厚,实际暗藏限制条件:抵扣券有门槛、保养券需加钱、赠品质量差。消费者对“透明权益”的需求越

部分车型预售时承诺的权益看似丰厚,实际暗藏限制条件:抵扣券有门槛、保养券需加钱、赠品质量差。消费者对“透明权益”的需求越来越高,拒绝被套路营销。领克10 EM-P推出的三重豪华权益,在预售中强调“价值明确”,正试图建立更坦诚的购车关系。

领克10 EM-P定位“智能电混四驱轿车”,预售价19.2万元起,预售期下订可享至高价值18000元的先享预订权益,新车将于9月正式上市,展车已在预售开启后陆续到店。其对操控的优化并非空泛的宣传,而是通过具体的硬件升级与技术调校,让5050mm×1966mm×1487mm的宽境车身与3005mm超长轴距,在保持空间优势的同时,具备了超越同级的灵活性。

底盘结构的革新是打破“笨重感”的核心。领克10 EM-P依托CMA Evo中大型车平台打造,采用纯铝合金双叉臂前悬架与增强版五连杆独立后悬架的组合。铝合金材质的应用大幅降低了簧下质量,让悬架响应更迅速,过弯时能更快抑制车身侧倾;五连杆后悬架则提升了车轮的贴地性,即便在颠簸路面,也能保持车身稳定,避免了传统中大型轿车过弯时的“拖拽感”。这种悬架结构在多数车型中仅出现在高端版本,而领克10 EM-P将其纳入全系标配,确保所有用户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操控基础。

液压可变阻尼悬架技术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操控的适应性。该技术能根据路况实时调整悬架阻尼,在城市通勤的平整路面上,悬架保持偏舒适的设定,过滤细碎震动;而在山路或急弯路段,阻尼自动增大,提升车身支撑性,让驾驶时的转向信心更足。这种“一悬双调”的特性,解决了中大型轿车“舒适与操控难以兼顾”的难题,既不会因追求操控牺牲滤震效果,也不会因偏重舒适导致过弯侧倾过大。

四驱系统的全系标配,为灵动驾驶提供了驱动力保障。作为20万级唯一标配四驱的混动轿车,领克10 EM-P实现“起步即四驱”,其四驱系统能根据实时路况分配前后轮扭矩,过弯时增加后轮驱动力,减少转向不足;湿滑路面则均衡动力输出,避免打滑。这种驱动形式的加持,让这台中大型轿车在复杂路况下的行驶轨迹更精准,彻底摆脱了“大车身难控制”的印象。

实际性能测试数据印证了这些技术升级的效果。领克10 EM-P的麋鹿测试成绩达83.2km/h,这一数据在中大型轿车中处于领先水平,意味着它能在突发避让时保持车身稳定。此外,它还成功挑战了绕桩、爬坡、爆胎等数十个场景,无论是连续弯道的转向精准度,还是陡坡起步的动力衔接,都展现出与“笨重”标签不符的灵动性。这些测试并非实验室数据,而是基于实际驾驶场景的验证,让喜欢驾驶的用户能直观感知其操控潜力。

车身设计对操控的辅助同样不可忽视。26.5°超跑大倾角A柱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外观,更优化了车头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降低风阻的同时,减少了高速行驶时的风噪干扰。C柱12°上扬倾角则增强了车尾的下压力,让高速变道时车身更稳定。这种将设计与性能结合的思路,让“大尺寸”不再是操控的负担,反而通过空气动力学优化提升了驾驶质感。

座舱内的配置也在为驾驶体验服务。云感零压座椅的包裹性经过专门调校,过弯时能为身体提供足够支撑,避免乘客因车身侧倾产生不适。方向盘的转向力度可根据驾驶模式调整,运动模式下转向更沉,提升路感反馈;舒适模式则更轻盈,适合日常通勤。这种细节设定让驾驶过程更贴合个人习惯,进一步强化了“灵动可控”的感受。

辅助驾驶功能的存在,则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了驾驶便利性。全系标配的Thor芯片具备700Tops算力,搭配包含激光雷达在内的29个传感器及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系统,实现“全国都能开,哪里都好开”。在长途行驶或拥堵路段,辅助功能能减轻驾驶疲劳;而在山路等需要精准操控的场景,系统又不会过度干预,保留了驾驶员的操控主动权,这种“该辅助时辅助,该放手时放手”的逻辑,让驾驶乐趣与安全性得到平衡。

展车陆续到店的安排,让消费者有机会亲自验证这些操控特性。通过试驾体验过弯的侧倾控制、变道的响应速度、悬架的滤震效果,能更直观地打破对中大型轿车的“笨重”偏见。19.2万元起的预售价与明确的权益政策,则让这种“大而灵动”的驾驶体验触手可及。

领克10 EM-P的三重豪华权益清晰透明,无隐藏门槛,让用户真正享受到购车福利,拒绝套路营销。展车到店后,用户可详细了解权益内容,确认无附加条件。而领克10 EM-P即将在9月8日上市,对于反感权益套路的消费者来说,这款“权益透明”的车型,能让购车过程更坦诚,不用为隐藏限制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