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的一个项目有点问题,人员总是招不齐,人不齐的情况下,甲方拒绝回款,并告知我们什么时候上岗人员齐了,什么时候回款。作为公司的一员,我被调到项目帮忙上岗,但我们定岗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负责招聘的同事们继续努力的招募上岗人员。
晚上我们几个同事聚集在一起边吃晚饭边讨论人员情况,发现并不是我们招不到人,而是我们辛辛苦苦招募到的工作人员,因为甲方以及现场第一负责人的原因,没有留下来继续工作。甲方是一个语气不好对人态度也不好的人,而我们的第一负责人也同样如此。
那些上班没两天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说:“虽然我们只是做保洁,但是你们这个项目是真的不把人当人,又折腾又看不起人还事多。”我寻思着,这算不算是一种领导力不足的问题呢?毕竟正常情况下,一个项目上的人员招聘以及现场的维稳,都是项目第一负责人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的这个项目第一负责人身上,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些优势。
每个企业会有一定的人员流动,毕竟树挪死,人挪活,但是当一个企业流动性太大或者完全没有流动性的时候,也是有弊端的。流动性太大,可能无法估计到一个企业的安定性以及延续性,但是一个企业完全没有流动性的情况下,又会形成内部僵化,无法吸收新观念,发挥新理想。
就我们企业的这个项目来说,流动性太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领导者的能力不足。那么领导者需要有什么样的能力呢?《从历史看领导》这本书里,是这样介绍的:一匹头马,要担负的责任就是他有能力理解到什么是大的方向,他要有预见能力,即透视能力和远见。
除了预见和远见能力,领导者还需要告诉同僚怎么做,这也说明领导者需要有说服力,不然领导发话无人应答或者跟随,想想都很尴尬。当然了,除了说服力,领导者还需要不停的学习增加阅历,有见识,并且懂得沟通。
我公司的大领导,是个很有学习力的人,因为我不止一次的听见同事们说她学习的事情。以前读书的时候,她就名列前茅,后来自学英语出国留学归来,和自己的姐姐一起开了这家公司。开公司以后,不定期的也会去各个地方学习,还经常辅导家里各种亲戚小孩的学习。
大领导的学习力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不停的学习却是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只不过起点不同的情况下,我们获得的结果有些许差别罢了。所以,不论我们身在何等级,学习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够停止的事情,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真正学到的知识,是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获得的。
有了学习必然有沟通,而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互动的结果就是知己知彼。《从历史看领导》里面,关于沟通的讲解,我最喜欢的是这句话:设想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告诉他该如何想、如何做,如此才能沟通,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仁”。
一个领导者应该拥有的最后一个要点是贯彻,也就是说一个领导人必须得撑到最后。《从历史看领导》认为:这种坚持并非固执,是已明白工作分配的情况,预见其后果。所以领导人有一项特别的责任,他必须比任何人都多熬一口气。
忽然想到以前公司某些项目亏损,大领导一边咬紧牙关坚持学习一边给大家支援一边自己躲在家里哭,我就恍然觉得做领导这个事情我是真做不来,毕竟我学习不好,即使能够咬牙坚持学习也会因为各种其他的事情而心态崩溃,我咬牙坚持不下来啊。
不过,我还是相信,任何一个不想做领导的社畜都不是好社畜。所以多看看《从历史看领导》这本书,多学习学习一个上位者必须做到的事情,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学习能力提高工作能力也提高的社畜就是下一个领导了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