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俄罗斯终于迎来好消息,接收大批先进装备,应对乌克兰完全够用

“天天喊缺飞机,结果一口气端上来几十架苏34,俄罗斯这是把仓库清空了,还是把生产线踩冒烟了?”消息落地那天,乌军前线的防

“天天喊缺飞机,结果一口气端上来几十架苏34,俄罗斯这是把仓库清空了,还是把生产线踩冒烟了?”

消息落地那天,乌军前线的防空兵最先感受到不对劲。雷达屏上突然冒出成片的回波,一批批战机贴着安全线扔完炸弹就掉头,连照面都不打。过去他们得飞到头顶才能投弹,现在隔着四五十公里就把弹药甩过来,落地误差不到十米。乌军基层指挥员在电台里骂娘:这打法换了壳子,根本认不出。

其实俄军也憋屈了快两年。苏34刚上场时摔得挺惨,光去年春天就被拍下十几架残骸,机翼断成两截,飞行员跳伞被俘,视频在网上疯传。那会儿西方媒体群嘲:四代半战机被老防空导弹点名,俄罗斯航空工业脸往哪搁。莫斯科没回嘴,默默把前线数据拉回工厂,三个月后就给老炸弹套上一对塑料翅膀,再配个导航盒,FAB瞬间变身滑翔制导炸弹,射程从五公里拉到五十公里,成本只涨了两万美元。就这点改动,硬是把飞行员从鬼门关前拽回来。

别小看这对塑料翅膀。它让苏34不用再钻山谷贴脸投弹,发射完就能调头,乌军的短程防空鞭长莫及。过去半年,苏34战损数字直线往下掉,工厂却反向提速,每月下线两架新机,连去年返厂大修的旧机也一并交回部队。于是出现怪象:战场损失减少,机队数量反而越打越多。

有人纳闷,都二十一世纪了,怎么还死磕一款上世纪底定型的飞机。答案特别土:好造。苏34的机身结构跟苏27同宗,工装夹具用了三十多年,工人闭着眼都能铆。发动机AL31FM1产自乌法,航电厂在卡卢加,座椅弹射器来自莫斯科州,全在国境线内,制裁大锤砸不到。零件本土率超过九成,进口只剩少量芯片,俄方直接拆洗衣机、挖冰箱,把民用级封装重新筛一遍,居然也够用。一条总装线配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飞机像下饺子一样被推出来。

更关键的是便宜。苏34出厂价不到五千万美元,苏57得翻三倍,还随时可能卡脖子。军费被地面战场吞掉大半,空军只能把钱花在刀刃上。对俄军来说,只要能把铁炸弹送到对方头顶,飞机代差不是大事,量大管饱才是真理。

外界老拿苏34跟苏57比,其实压根比不着。苏57全国只剩十来架,飞一趟得提前一周排计划,飞行员把它当祖宗供着。苏34不一样,摔一架立马补一架,地勤敢连夜拆零件保出勤。战场磨出来的皮实,比任何纸面数据都值钱。

新一批飞机交付当天,摄像机故意给进气道特写,上面出厂编号连号排,一眼望过去就知道不是旧机翻新。飞行员直接登机转场,没任何剪彩仪式,连酒都没喝一杯。工厂负责人对着镜头只说一句:明年还有。潜台词谁都懂:这条线只要不停,飞机就会一直往外冒。

乌军这边压力陡增。西方援助的防空导弹批次零散,爱国者连轴转,打一枚少一枚,拦截滑翔弹属于高射炮打蚊子,性价比血亏。前线步兵在社交媒体吐槽:以前听到飞机声还能躲,现在炸弹先到,声音才来,跑都来不及。乌军总参谋部只好把指挥部再往后挪,后勤线被拉长,卡车司机白天不敢上路。

俄军也没多高兴。工厂工人说,他们现在每月多拿三成工资,可下班得签保密条,手机不准带进门,连垃圾桶都得搜。赶工背后是人停机器不停的连班倒,疲劳事故时有发生,去年冬天就有铆钉工被液压夹断手指,消息被压下。飞机数量上去了,飞行员却不够,航校把教学大纲砍到半年,模拟器时间打折,新手直接上战场攒经验。

更尴尬的是,苏34再能炸,也改变不了地面拉锯。俄空军可以摧毁仓库、桥梁、集结点,却没法替步兵啃战壕。炸弹扔完,地面部队推不动,战线依旧僵持。飞机产能拉满,陆军士气没涨,两边各忙各的。

西方智库算过账:按现在节奏,俄罗斯一年能攒出两个团的苏34,配上滑翔弹,理论上能日均抛射三百吨弹药,相当于冷战时期一个前线航空兵师。可乌克兰领土太大,三百吨撒下去,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一公斤,炸得稀碎也占不住。战争拼到最后还是人,飞机只是空中搬运工。

对俄罗斯国内而言,这批新机的象征意义大于实战价值。电视新闻反复播放厂房屋顶挂满国旗的画面,主持人强调:我们什么都能造。观众看完安心去超市,发现鸡蛋价格又涨,于是把电视音量调大,让飞机轰鸣盖住厨房里的叹息。

军售圈也嗅到味道。朝鲜、伊朗、阿尔及利亚的武官陆续出现在航展封闭区,围着苏34转圈,摸起落架,看座舱,问油耗。俄方报价单上写着:包培训、包弹药、包售后,可分期。消息传出,印度空军老飞行员在推特吐槽:买它不如回家升级老苏30,反正都是同代货。可兜里缺钱的国家真动心,滑翔弹技术打包送,诱惑力不小。

回到前线,苏34继续日出而动。飞行员在无线电里给自己打气:扔完就回,别回头。地勤在跑道头摆烤炉,香肠滋滋响,飞机一起飞就翻面,算好时间,等人落地正好吃。战争被切成这样的碎片:天空是工厂流水线的延伸,地面是消耗生命的磨盘,双方各取所需,又各不满意。

有人预测,再这么造下去,俄罗斯能把苏34干到五百架,可那时候乌克兰是否还在打,谁也说不好。飞机好造,和平难产,流水线日夜轰鸣,却没人能给战争设个倒计时。

新战机拍着翅膀上天,旧战机趴在博物馆,中间隔着一条看不见的红线,红线这头叫产能,那头叫结局。

你说,当飞机比飞行员多的时候,天空会不会自己打起来?

评论列表

用户75xxx76
用户75xxx76 34
2025-09-22 02:50
不用拆冰箱里的芯片,咱东大报费的手机千千万谁便採一个城市的都用不完,而且导弹又升级了!!!

m鲁谷 回复 09-22 14:10
东大?日化吗?你傻球啊!说话没底气就闭嘴吧。

用户11xxx12 回复 09-24 17:22
芯片岂不管啥型号都通用不成

用户12xxx87
用户12xxx87 25
2025-09-22 13:51
张口就来,不知所谓,严厉打击网络骗子。
林观保
林观保 21
2025-09-22 18:04
乌克兰早点灭亡吧,这样世界才能安宁。

红蜻蜓红月亮 回复 09-23 07:29
不懂别乱说,如果俄真心想灭乌,早在战争开始后的几个月就可以做了,之所以打这么久,完全是因为地缘关系才退出基辅的。

永不言弃
永不言弃 18
2025-09-22 10:30
[得瑟]芯片可以采购我们的军民两用芯片,产能管够,套皮个电器厂来买就行
飞的鳄鱼
飞的鳄鱼 13
2025-09-22 12:15
中国一个月造几架
larrychen
larrychen 13
2025-09-22 22:35
俄乌用实际行动撑起了国内二手冰箱和洗衣机的回收市场[呲牙笑]
用户10xxx59
用户10xxx59 11
2025-09-22 18:04
乌克兰公开支持菲律宾无人快艇,哪我们该怎么做?
用户10xxx30
用户10xxx30 4
2025-09-22 08:08
可以尝试:把快要退役的苏27、苏35,再卖回给大俄。
东方红
东方红 4
2025-09-22 22:25
苏34?是不是西方说的那个“鸭嘴兽”?!
818283qaz
818283qaz 3
2025-09-22 09:06
一堆废铁[笑着哭]
变数
变数 2
2025-09-22 12:07
所以战场上打的就是后勤生产线 等你们机器狗 无人机生产不出来 战局就过半了
牵牛花
牵牛花 2
2025-09-28 13:01
大俄好似变成三流国家了[笑着哭]
四维空间
四维空间 2
2025-09-28 14:49
可以用图160发动机换歼10
m鲁谷
m鲁谷 1
2025-09-22 14:08
战损数字直线往下掉,这是好事啊!你什么逻辑,好事说成坏事?难道说战损数字往上升才是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