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迷茫时,人的力量从哪里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是路,却不知道哪一条该迈出脚步;夜深人静,翻来覆去,脑子里一团乱麻,不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是路,却不知道哪一条该迈出脚步;

夜深人静,翻来覆去,脑子里一团乱麻,不知道明天该何去何从;

甚至在某一天,对曾经热爱的一切都突然提不起兴趣,只觉得疲惫和厌倦。

是的,这就是迷茫。

它不像挫折那样突如其来,也不像失败那样刻骨铭心,却像一场大雾,无声无息地将你包围,让你看不清方向,喘不过气。

迷茫,是人生中最常见的困境,也是最容易让人失去力量的时刻。

那么,当迷茫降临时,人的力量究竟从哪里来?

01

力量,从“接受迷茫”中来。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逃避。

我们害怕迷茫,因为它意味着不确定。

我们拼命想抓住点什么,疯狂工作、假装努力、没日没夜刷手机……

试图用表面的充实掩盖内心的空虚。

但你会发现,越逃,雾越浓。

真正强大的起点,恰恰是停下脚步,转身对自己说:“是的,我现在很迷茫,但这没关系。”

作家村上春树在三十岁之前,经营着一家小店,日子忙碌却空虚。

他后来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回忆,某天在看棒球比赛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你可以写小说。”

那一刻之前,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他接受了那种混沌,却也在混沌中等到了答案。

接受迷茫,不是放弃挣扎,而是停止自我攻击,允许自己暂时没有答案。

雾不会因为你的焦虑而散去,但当你静下心来,眼睛会逐渐适应,看清脚下最近的一步路。

02

力量,从“微小确定”中来。

人在迷茫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妄想一步登天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

但就像在黑暗中,一盏微光远比一个遥远的太阳更能指引你。

真正的力量,藏在你触手可及的“微小确定”里。

所谓“微小确定”,就是那些你做了就一定会有结果的小事。

比如:看10页书、跑步15分钟、认真做一顿饭、整理乱糟糟的桌面、给老朋友写一条问候信息……

J.K.罗琳在人生最低谷,离婚、失业、独自带着孩子靠救济金生活时,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她后来坦言,那段日子,唯一能让她感到“力量”的事,就是写作。

那不是想着要出版、要成名,而仅仅是每天在咖啡馆里,把孩子哄睡后,写下一个又一个发生在魔法世界的小故事。

这一点点“确定”的创作,像一根细绳,最终将她从绝望的泥潭中拉了出来,也才有了后来的《哈利·波特》。

当你不知道宏大的目标在哪里时,就不要去看远方。

把你眼前能确定做好的小事,一件件做好。

这些微小的确定感,会像一块块砖,在你脚下铺成一条实实在在的路。

03

力量,从“他人故事”中来。

你绝不是第一个迷茫的人,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人类最古老的力量来源之一,就是“故事”。

当你听别人讲述他们如何穿越迷茫和黑暗时,你会获得一种巨大的慰藉和信念:“原来他也可以,那我或许也能。”

读传记、看访谈、甚至和朋友深度聊天,都是在借别人的火把,照亮自己的路。

褚时健,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人生半程跌入谷底,身陷囹圄,女儿自杀。

74岁保外就医时,他的人生几乎归零,未来一片迷茫。

所有人都觉得他这辈子就这样了。

但他呢?带着一身病痛,和妻子上了哀牢山,承包了2400亩荒地,种橙子。

从农业小白到“橙王”,他用十年时间,让“褚橙”红遍大江南北,也让自己在迷茫的废墟上,重新站了起来。

读这种故事,不是为了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为了看见一种“可能性”:无论境况多糟,人都拥有反弹和重生的可能。

这种信念本身,就是力量。

04

力量,从“具体行动”中来。

迷茫是一种情绪,而情绪无法通过“想”来驱散,只能通过“做”来消解。

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行动是治愈迷茫的唯一良药。”

很多时候,不是你有了方向才能行动,而是你行动了,才会逐渐有了方向。

最危险的,是在迷茫中陷入了“静止的沉思”,越想越慌,越慌越想。

作家余华曾在采访中调侃自己,最初弃医从文时,朋友们都成了名家,自己却还在摸索。

他不知道怎么写,也不知道写什么好。

他的方法很简单:不停地写。

写不下去就抄写大师的作品,感受文字的节奏;

有感觉了就埋头狂写。

正是在这具体的、甚至有些笨拙的行动中,他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写出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经典。

大脑喜欢欺骗我们,让我们以为必须想清楚了才能行动。

但真相往往是: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小步,你所在的坐标和视野都会改变,新的可能性才会浮现。

05

力量,从“回归身体”中来。

当你觉得大脑一团糟,什么都想不明白的时候,请记住:你的身体,是你最忠实、最强大的盟友。

迷茫是大脑的产物,但力量却蕴藏在身体里。

去跑步,让风穿透你的烦恼;

去爬山,让汗水带走你的焦虑;

去认真地做一顿饭,感受食材在手中的温度。

杨绛先生曾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有时候,我们的问题也在于“动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身体动起来了,心肺功能增强了,血液加速循环,大脑会分泌出内啡肽和多巴胺,这些都能极大地缓解焦虑和压力。

很多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在一次酣畅淋漓的运动后,豁然开朗。

身体是灵魂的圣殿,也是力量的发电站。

照顾好它,运用它,它绝不会辜负你。

迷茫,不是因为你错了,也不是因为你落后了。

它更像是一个信号,提醒你:是时候该重新审视自己,更新生活了。

它是成长的阵痛,是蜕变的起点。

所以,下一次,当大雾四起,请不要惊慌失措。

深呼吸,接受它。

然后,俯下身,从一件你能做的小事做起,去运动,去读书,去和一个有智慧的人交谈。

你的力量,不在遥远的远方,也不在陌生的别处。

它藏在你的身体里,你的行动中,藏在你与这个世界的每一次真诚互动里。

雾,终会散去。而那个从迷雾中走过的你,会比从前更加清晰、更加有力。

点个赞,与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