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正是观风赏景的好时节,鄙人行至营山县游玩,走到大南街附近时,忽然尿急,急欲小解,奈何地理生疏,一时竟找不到公厕所在。
正自焦灼难耐,看到旁边人行道上,有写着户外劳动者驿站的门面,于是连忙进入,向工作人员问询了厕所位置,总算解决了尴尬。
驻足驿站环顾四周,发现有冰箱,沙发,书架等物件,也有矿泉水,清凉油等物品,各种设备显得挺不错,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好,会主动热情招呼踏足其内的群众,根据要求提供其所需。
一个小小驿站,映射出了城市的温度与包容。它不仅是户外劳动者的“充电站”,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度量衡。传递了一座城市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它让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群体,拥有了一个能够暂时休息的“暖心角落”,以及“渴能饮、累能歇”的切实保障。
这种人性化的公共服务,提升了劳动者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潜移默化地营造出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社会风尚,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一种直观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