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在通用项目方面,共有60个项目通过自然科学奖的初评,51项通过国家技术发明奖初评,134项通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初评!57个专用项目将在系统内进行公示!
今年通过的通用项目中,北京大学以12项总量获得第一(并列第一,北大以7个自然奖领先浙大6个获得第一)。在含金量最高的自然科学奖中,北大有7个项目通过了初评,包含了一项自然科学一等奖与6项自然科学二等奖;是所有上榜单位中总量最多,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单位。
北京大学的理学实力在国内是独一份存在,只有中科大才有实力与之媲美;特别是数学学科,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今年的国家科技奖初评项目中,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也有贡献。
在科技部9月22日公示的名单中,由北京大学章志飞、韦东奕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流动转捩机理的数学研究》通过了今年的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初审,顺利进入终审环节。
在国家科技三大奖中,以自然科学奖的含金量最高。通过初审项目即使最终没有获奖,其学术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韦东奕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能通过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初审,再次说明该项目的学术含金量非常高。从这方面说,韦东奕这些年专注学术,已经有所成了!
他参与的项目通过了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初审,也是对他学术能力的一种认可;有了如此学术成就,谁还敢看不起他呢?
韦东奕尊称“韦神”,1991年生于山东济南,从小由于数学天赋出色,就被父母送进省奥数集训队;并且在2008年与2009年两次以满分的成绩,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010年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攻读数学专业!
韦东奕在2014年本科毕业,继续在北大进行硕博连读,师从数学大师田刚;2019年博士后出站后留校担任助理教授。
韦东奕从2019在北大当老师后,主要从事微分方程的研究,但是鲜有出彩成果出现,让已经34岁的韦东奕在网络上饱受质疑。认为他只是考霸,在学术方面难有成就。2025年的网络起号,让质疑声更多,一度认为韦东奕要一蹶不振了!
直到2025年,韦东奕与章志飞的合作文章,在知名学术顶刊发表,还获得了北京市的自然科学奖提名,才让质疑声消停了一点;让大家重新审视起韦东奕的学术能力!
韦东奕成名一个是数学天赋,其次是他的平民外表,深受老百姓喜爱。网络上关于他的趣事更是一个接一个;但作为学者急需的学术成果基本很少,这才有了质疑的声音。
数学是基础学科,需要一定的天赋与积累才可能出成果,这就要求他们坐得住冷板凳;韦东奕这方面天然契合。
如果韦东奕与章志飞合作项目,在2025年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韦东奕对自己天赋的兑现,更是对质疑者的打脸。有了如此成就,谁还敢说“韦神”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