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有多少中国人生活中有体育(二)

在我们固有的体制里面体教是分离的,专业运动员极少是国民教育院校培养的。而我在前面讲到过,普通的国民教育院校的老师又大多对

在我们固有的体制里面体教是分离的,专业运动员极少是国民教育院校培养的。而我在前面讲到过,普通的国民教育院校的老师又大多对运动和体育没有足够的尊重,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那么这些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育缺失的年轻人在参加工作以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又是否能接触体育进而了解体育呢?

还是要先说一个我参加工作以后的经历。

我曾就职于一家国内的A股上市公司,这家公司一直是一支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的赞助商,每年的赞助费在千万欧元以上。但我在进入公司以后,惊奇的发现,这家公司从老板到副总裁、总监、经理级以上的中高层管理者,只有我一个人看足球并且愿意谈论足球,其他的人不看球更不踢球。问起缘何赞助这家俱乐部,公司的老板坦言觉得对方的名气大,在国内的球迷人数众多。恰逢这家俱乐部也正在大举扩展自己的赞助商版图,于是在经一家香港的公关公司和欧洲的一个经纪人从中牵线后,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双方合作以后,这家公司也曾试图借助对方的品牌和影响力来提升自己的品牌。但做品牌宣发一定要能讲故事!没有好故事,钻石就不会是爱情恒久远的象征;没有好故事,劳斯莱斯就不会是全球第一豪车品牌;没有好故事,迪士尼也无法成长为全球顶级文化公司。

但是,在这家公司因为全员没人懂足球,就没法把公司的产品跟足球建立连接。因为没有办法跟球迷共情,没办法讲好自己产品和足球的故事,所以所有的品牌推广策划案就全部都是公司的一厢情愿,市场并不买账。

当出现这种情况以后,我本寄希望于公司的同仁能有所转变,最起码开始关注这支被赞助的球队吧,可事实并非如此。公司从上到下几乎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关注足球,他们始终没能明白品牌传播的效果不理想是他们跟足球的距离太远了。于是到最后除了每年能从比赛转播画面看到公司的广告牌,这家公司跟对方俱乐部的联系就近乎于无了。

这种状况让我想起了武侠电影,无论大陆的导演如何走遍名山大川去取景,拍出的作品始终不及香港TVB在影棚里面拍摄的经典,这其中的原因是相似的,就是无法从根本上理解你要表达的对象!

不懂足球的赞助商无法借助足球的影响力提升自己的公司形象,那么不懂足球的俱乐部投资人又能给足球和他的企业带领什么呢?

在中超烧钱最疯狂的岁月里,天津权健的广州恒大是其中的佼佼者。

恒大的总裁许家印通过投资足球,让恒大地产一跃成为了当时中国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但除了恒大夺得亚冠的那两场比赛,我从未在其他比赛的转播镜头中发现许家印现场看过比赛。可能会有人说许老板忙,不可能像我等闲人一样有时间看比赛。那为何世界级富豪NBA快船队老板鲍尔默总出现在转播镜头里,为何莱斯特城前老板泰国富豪维猜总是出现在自己的主场,甚至现在狼队的老板郭广昌都多次出现在转播镜头中,究其原因无非是对俱乐部的热爱程度不同。在许家印眼里,俱乐部无非是自己的一个广告招牌,赚钱和攫取政治资源才是首要的。于是,我们看到当恒大集团出现问题之后,许家印对俱乐部包括自己创办的足球学校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恒大通过投资足球扩大了自己的商业版图,也最终带来了上万亿的债务危机,这其中的深层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忽然想起了在恒大足球最辉煌的时候董路在一场直播中曾说过“羊毛出在猪身上!”

天津权健的束昱辉在看到许家印当时成功以后,也立马效仿企图利于足球扩张自己的企业和攫取政治资本。但束昱辉跟许家印有一点不同,束总还是会现场看球的,并且在自己入狱之前给俱乐部拨付了足够的运营资金,保证了俱乐部的平稳交接。束昱辉可能是爱足球的,可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足球俱乐部也无非是他“洗白”自己的一个工具。

在商业生活中,我们可以有不懂足球的赞助商,可以有不热爱足球的俱乐部老板,但只是希望你们在接触了体育和运动以后,能试图改变自己,真正的开始了解体育和运动的魅力,而不是单纯的只是利用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