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博士”张竞生结局令人唏嘘
中国惟有饮者留其名,但能够唯有色者留其名的则是寥若晨星,像“性博士”之称的张竞生却是一个孤独求败者,然而,只因他是第一个敢于在性文化上吃螃蟹的人却饮恨终身,付出了一生的代价,其结局令人唏嘘。
据史料叙述:张竞生,广东饶平人,集美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以及中国性学开创者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曾留学法国,获哲学博士,是中国现代有名的学者,最早在中国提倡爱情至上的人,也是中国最早研究型科学的人之一。
但他却因出版《性史》一书,而得到“性博士”的称号,人们视之如色鬼,骂名满天下,他是有苦难言。张竟生在法国留学十多年,自然受了法国自由思想与浪漫感情的影响,因此,他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便宣扬他的“美的人生观”,发表“爱情定则”,出版《性史》。
据他自己说,他之所以出版《性史》,乃是为了在中国开展性知识教育与性科学研究,他自己还出版过一本《第三种水》,经现代医学专家研究,是最早论述女性性高潮的著作。
然而,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张竞生《性史》的出版,无疑于投放了一颗原子弹,引起的骚动可想而知。因此,《性史》一出,当时的年轻人是人手一册,一看便手不释卷,中老年人是一边看一边骂,愈骂愈看,看完还在骂,骂完还要看。
但《性史》一书给张竞生带来厄运,教授免聘了,《性史》也被查禁了,他收到了许多封攻击侮辱他的信,报纸上也闹哄了一个多月。更为倒霉的是,他的夫人许氏也吵着要跟他离婚,亲友调解都无效,变成轰动社会的新闻。
当时,张博士真是骂名满天下。他崇拜法国人的爱与美的人生,因此经常欣赏裸体艺术照片。对此,有人质问他,张解释说:“唯其我是大学教授,才有资格带这些东西,这是最高艺术的欣赏。”
但城里却传遍了张竞生爱裸体女人照片的消息,人们简直把他当作了色鬼,他自己也只有苦笑。实际张竞生并非是色君子,好色之徒,他的私生活即不浪荡、也不风流,但骂名一起,也就难以辩白了。
张竞生因性得祸,就是因为敢于大胆地公开讨论“情爱与性欲”,被冠以“卖春博士”的恶名,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最终,他难以招架社会舆论的围剿,迫于无奈,只能把《性史》下架。
后来,张竞生也被北大辞退,失去了工作的他,无经济收入来源,生活陷入穷困。晚年,张竞生只能携妻到乡下生活,一是躲避舆论的攻击,二是农村可以维持最低的生活。1970年6月18日张竞生因突发脑溢血病死在乡下,无人问津,几位农村邻居安葬了张竞生。
一位学者只因对"性学"的研究,导致悲惨的结局,这是张竞生的悲剧,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性,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敏感而禁忌的话题,唯恐避之不及,若想怀抱琵琶不遮面,露出本真面目,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