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航拍镜头下的宝湖:银川的“城市绿肺”藏着多少生活诗意?

航拍镜头下的宝湖:银川的“城市绿肺”藏着多少生活诗意?概况最近刷到不少银川宝湖公园的航拍视频,镜头里的画面着实让人惊艳:

航拍镜头下的宝湖:银川的“城市绿肺”藏着多少生活诗意?

概况

最近刷到不少银川宝湖公园的航拍视频,镜头里的画面着实让人惊艳:82公顷的湿地公园里,39公顷的湖面像块淡蓝色锦缎铺在城市中央,芦苇丛成片簇拥在湖边,不时有白琵鹭、野鸭等水鸟掠过水面,远处的高楼与近处的廊桥在湖水中形成倒影,随手一截都是壁纸级美景。

这处藏在银川金凤区的“宝贝”,东靠唐徕渠,南临宝湖路,是“塞上湖城”七十二连湖中最珍贵的一颗。它还有段特别的来历,名字要么因形似元宝而来,要么和“湖藏金马驹”的传说有关,更有人说早年间村民靠湖觅食求生,直呼它“真是个宝湖” 。2007年它成了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如今更是市民离不开的休闲地——早上有晨练的老人打太极,午后有人划船赏荷,傍晚广场舞的音乐伴着夕阳响起,晚上还有人沿着环湖跑道夜跑,全天都透着烟火气。

不过航拍镜头外也有小插曲,前段时间就有博主曝光公园为建停车场用水泥封树,好在网友关注后很快整改,换成了透气的鹅卵石,也算给这方美景保了驾。

态度或观点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个城市公园吗?有啥稀奇的”,但看完宝湖的故事你就知道,它真不是普通的公园,简直是银川的“生命之肺”,藏着城市与自然相处的密码。

先说说它的生态价值有多金贵。银川虽有“七十二连湖”的名头,却是座身处西北的城市,水资源本就珍贵。宝湖这汪水太关键了,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扎根水底,草鱼、鲫鱼在湖里畅游,20多种水鸟在这里筑巢,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 。更厉害的是,它就像城市的“天然加湿器”,能调节局部气候,给钢筋水泥的城区输送清新空气,这在干燥的西北有多难得,住过的人最懂。那些航拍里掠过湖面的鸟儿,可不是专程请来的“演员”,是生态变好的活证明。

更让人动容的是它和银川人的“共生关系”。宝湖不是那种围起来收门票的景区,而是全免费的惠民空间。周边居民说“家门口的公园越来越美”,春天能看莺飞草长,夏天荷香满园,秋天枫红苇黄,冬天湖面结冰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公园里还有间“悦书房”,坐在窗边看书,抬眼就是湖天相连的景致,疲惫一下就散了 。这种“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日子,不就是大家向往的宜居生活吗?

前阵子的“水泥封树”事件更该给我们提个醒:宝湖的美从来不是天生不变的。从2003年开始整治扩挖,到后来持续的生态维护,再到这次网友监督下的整改,每一步都离不开用心呵护 。航拍镜头里的芦苇荡看着茂盛,但随便破坏几棵树、污染一片水,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样。那些说“公园就是用来用的,折腾点没事”的人,真该好好看看镜头里的美景,这可是西北独一份的城市湿地啊。

现在好多人旅游总爱挤热门景点,却忽略了身边的宝藏。宝湖旁边步行5分钟就是文创街区,逛累了去吃碗牛奶鸡蛋醪糟,这不比挤景区舒服?航拍视频爆火其实是件好事,它让更多人看到:最动人的风景,往往藏在烟火气里。

结尾

宝湖的航拍视频之所以刷屏,从来不是因为镜头多高级,而是它藏着所有人向往的生活——既有城市的便利,又有自然的诗意;既能让老人安享晚年,又能让孩子亲近自然。它是“银川之肺”,更是这座城市的“生活之心”,见证着“湖在城中,城在湖中”的和谐画卷。

保护宝湖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可能是不乱扔垃圾,是发现问题及时监督,是逛公园时多一份爱惜。毕竟这样的“城市绿肺”,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你去过宝湖公园吗?最喜欢它的春景还是秋景?对于保护城市里的湿地公园,你有什么好主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懂得珍惜身边的自然之美!

#银川宝湖公园航拍有多美 #塞上湖城的诗意生活 #城市绿肺有多重要 #银川旅游必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