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漂亮?其实,贾宝玉早已给出标准答案,好多人都忽略了

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大观园里顶尖的美人。通过周围人的反应,特别是贾宝玉的眼睛,能感觉到她们的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林黛玉

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大观园里顶尖的美人。通过周围人的反应,特别是贾宝玉的眼睛,能感觉到她们的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

林黛玉初进贾府,贾宝玉回来见到她,宝玉是“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宝玉眼里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眉毛像是轻烟笼罩,似皱非皱;眼睛含着水光,似哭非哭。脸蛋上天然带着点愁绪,整个人透着娇弱病态的美。安静时像花儿映在水里那么美,走动时像柔弱的柳枝随风轻摆。心思比传说中七窍玲珑心的比干还多一窍,病弱的美比西施还要多三分。

这描写不是写实工笔画,更像一幅写意的水墨画,重点在黛玉那种独特的气质——一种带着愁绪、聪慧、又极其娇柔脆弱的美。

宝玉一看就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觉得特别面善,心里认定了是“远别重逢”。他立刻就给黛玉取了个字叫“颦颦”,就因为黛玉“眉尖若蹙”。这说明啥?说明黛玉那种带着淡淡哀愁的神态,一下子就击中了宝玉的心。

连王熙凤这么见多识广的人,初见黛玉都忍不住惊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足见黛玉的容貌、气质确实惊为天人。

那薛宝钗呢?宝玉是怎么看她的?

薛宝钗第一次正式出场是在第八回,宝玉去梨香院看她。

宝玉看到的宝钗是:“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嘴唇不涂胭脂自然红润,眉毛不画天然乌黑,脸蛋像银盘一样饱满圆润,眼睛像水灵灵的杏子。这是一种非常健康、饱满、端庄的美。宝钗不爱打扮,穿着“半新不旧”也不显奢华,气质上显得安静、稳重。

后来还有一次很重要的描写,在第二十八回。宝玉想看宝钗戴的红麝串子,宝钗因为“生的肌肤丰泽”,不太好褪下来。就在她费力褪串子的时候,露出了“雪白一段酥臂”。

宝玉一看就呆了,心里想的是:“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

就在这个当口,宝玉再仔细看宝钗:“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这句话是关键——“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这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在宝玉眼里,宝钗的美是另一种风格,是“妩媚风流”的,和黛玉那种“似蹙非蹙”、“似泣非泣”的愁态之美完全不同。

宝钗是丰润的、白皙的,“竟是雪堆出来的”,透着富贵气和健康气。宝玉甚至直接说过宝钗像杨贵妃,印证了宝钗是那种体态丰腴的美。

从宝玉直接的观察来看,他清清楚楚地说了,黛玉和宝钗的美是不同的类型,各有千秋。黛玉是“另具一种”,宝钗也是“另具一种”。

那为啥说宝玉其实给出了“更漂亮”的标准答案呢?答案不在静态的外貌比较上,而在宝玉的反应和内心深处的情感倾向上。

看看宝玉对两人外貌的具体反应:

对黛玉:一见如故,灵魂震颤。宝玉初见黛玉,不是冷静地评判美不美,而是瞬间被击中了,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那种熟悉感、亲切感扑面而来。

他立刻注意到黛玉“眉尖若蹙”的独特愁态,并据此为她取字“颦颦”。这种反应超越了简单的视觉欣赏,带有一种宿命般的亲近感和精神上的强烈共鸣。

黛玉的美,在宝玉眼中是与她的灵魂、气质浑然一体的。他爱的是黛玉整个的人,包括她的病弱、她的愁绪、她的聪慧敏感。这种美,深深烙印在宝玉心里,成为他情感世界的核心。

对宝钗:客观承认,略有疏离。宝玉也承认宝钗是美的,而且是“绝色的人物”。他看到宝钗“雪白一段酥臂”会发呆,觉得“妩媚风流”。

但这种“看呆”带着明显的距离感,甚至有点惋惜——“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这句话太露骨了。宝钗再美,她的美对宝玉来说也是“他者”的,是外在的、观赏性的,而不是能触动他心灵深处、让他产生强烈归属感和亲密冲动的。

宝玉对宝钗外貌的欣赏,更像欣赏一幅精美的画,或者一件珍贵的玉器,但缺少那种灵魂的震颤和深沉的眷恋。

所以说,纠结于五官身材的绝对比较,在《红楼梦》里意义不大。宝玉的“心证”才是关键。他早已用整个灵魂投了票,答案清晰无比:林妹妹才是他眼中那个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神仙似的妹妹”。

这份“漂亮”,早已超越了皮相。

作者:晓晓,百万爆款写作课讲师;知乎特邀写作课讲师;得到、喜马拉雅等头部平台签约作者;10W+爆文作者;《红楼梦》爱好者;终身写作者。原创不易,侵权必究。

评论列表

用户97xxx67
用户97xxx67 1
2025-10-08 10:00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