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27年。
它是茨威格最早(1957年)被译介到中国的作品。
小说讲述了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想去挽救一个素昧平生的赌徒,结果不但没有成功拯救赌徒,反而让自己因瞬间的激情而失身。
作者非常细腻地刻画了一个贵妇24小时内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
02故事由第一人称“我”讲述,发生在维埃拉的一家小旅馆里。
工厂主一家住在这家旅馆,工厂主大腹便便,两个女儿十二三岁,昂里埃特太太秀丽内敛。
那天中午,一位英俊优雅的年轻法国男子也来到了这家旅馆,不到两个小时,就和工厂主的女儿打起了羽毛球。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到一天时间,昂里埃特太太竟然和这个男子私奔了!
旅店客人对这桩丑闻议论纷纷,许多人谴责昂里埃特太太道德败坏,“我”却表示出理解,因此67岁的英国C太太对我特别和蔼可亲。
几天后,C太太向“我”袒露了埋藏在她心中多年的秘密。
0342岁那年,C太太过着富有且独居的生活。丈夫因病去世,两个儿子都已经长大。
郁郁寡欢的她来到蒙特卡洛的一家赌场,不是为了赌博,而是喜欢观察赌徒。
她认为,手最能暴露人的性格。
那天晚上,她被一双手深深吸引,那是一双狂热、贪挣扎、绝望的手,宛如咆哮的野兽。
这是一个清秀娇嫩的年轻男子,大约24岁,贪婪的欲望在他脸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C太太被他如痴如醉的神情迷得神魂颠倒。
年轻男子输光了所有,失魂落魄地准备自杀,C太太被强烈的同情心驱使,跟在他身后。
外面正大雨滂沱,年轻人被淋得全身湿透。
C太太帮他找了一个旅馆,两人莫名其妙地就发生了关系。
第二天醒来,C太太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她懊悔不及,准备逃走。
突然之间,她看见昨天那张崩溃绝望的脸变得天真无邪,完全判若两人。
C太太感到十分自豪,因为自己拯救了一个濒临绝望的灵魂,让他重新焕发了生机。
她不再羞愧难当,反而觉得自己的献身是有价值的。
04C太太下定决心拯救他,并约定当天12点在赌场门口见面。
两人共进午餐,小伙子讲述了他的故事,他出身于波兰贵族家庭,在维也纳上大学,但是输掉了所有钱财,变得走投无路。
他们一起闲逛,小伙子一路兴高采烈,文质彬彬。
路过教堂,她让他发誓永远不再赌博,他虔诚地忏悔、发誓。
她为他买好了当天晚上的火车票,还给了他一些钱,半小时后他就可以坐上火车回家。
她因为要去赴一个亲友的约会,就没有亲自送他去火车站。
但是分别后,她突然难以抑制地想见他,想跟他走,无论到天涯海角。
她赶到火车站,火车已经开走了,她悲痛欲绝,永远失去了和他见最后一面的机会。
晚上,她又来到赌场,却意外地发现小伙子又像个疯子一般坐在赌场上。
她上前阻止,小伙子两眼冒火,对她怒吼,并扔给她几百法郎的钞票,让她走开,别再烦他。
C太太心痛欲裂,突然决定马上离开这座城市,回到家人身边。
后来小伙子开枪自杀了。
这二十四小时的经历成为了C太太一生无法摆脱的梦魇,直到现在,她才第一次向“我”这个陌生人倾诉。
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负担。
05短短24小时内,C太太从好奇那双具有魔力的手,到急于挽救崩溃的人,再到意乱情迷地失身,再到孤注一掷地想和他私奔,最终是被当众羞辱,留下终生的阴影。
这24小时的经历,深刻折射出许多人性的真相。
1.人有时候会屈从于无意识的本我。
C太太对小伙子的感情是瞬间爆发,似乎鬼使神差,完全不受理智控制。
她突然迷恋一个素不相识的小伙子,甚至愿意不顾一切地为他赴汤蹈火。
昂里埃特太太也是如此,不到24小时,就和一个陌生的小伙子私奔了。
人在正常状况下,行为都受理性的控制,但是有时候人会失去理智,受无意识的本我控制。
但是有时就是这些无意识的瞬间,可能改变了人一生的命运轨迹。
2.人都有多面性。
小伙子最终欺骗了C太太的感情,但是他并非一开始就存心欺骗。
最初受到C太太的资助时,他也是满心感激,真心想洗心革面,因此虔诚地发誓不再赌钱。
但是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所以看见C太太给他钱时,他惊慌失措地说:“不要钱……不要钱……我不能看到钱。”
果然他拿着钱又回到了赌桌上,对救命恩人也出言不逊,最终他也因为无法控制的欲望,而走上了绝路。
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
赌桌下的小伙子渴望变好,一上赌桌就变成了疯狂的魔鬼。
C太太一向理智,可是偶尔也会意醉神迷。
每个人都有向上的愿望,但都有向下的欲望,人总是在善与恶之间游走。
3.不要指望改变别人
C太太一度以为自己是小伙子的救世主,给钱又献身,可是最后发现的牺牲荒谬可笑,毫无意义。
许多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能改变他人,总是习惯于说教,或者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帮助他人改变。
可最终发现,我们常常只是陷于自我感动,而根本改变不了他人。
真正能改变他人的只有他自己,我们能改变的也只有自己。
改变自己的是神,改变他人的是神经病。
所以,不要指望改变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