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门诊花销也能二次报销,北京职工看病省心又省钱

右耳君前几天在办公室茶水间听同事感叹:“这次医保真是帮了大忙,我妈看门诊一年花好几千,现在还能再报一半。”原来,北京市从
右耳君前几天在办公室茶水间听同事感叹:“这次医保真是帮了大忙,我妈看门诊一年花好几千,现在还能再报一半。”原来,北京市从10月12日起正式启动了职工门诊二次报销政策——这下,不少人都能切实感受到“看病没那么贵了”。

简单说,这项政策面向所有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大约890万人),不分户籍。只要一年内门诊自付费用超过2000元,超过的那部分就能报销50%,一年最多能报到2万元。这对慢性病患者或者常跑医院的老人来说,可真是一笔实打实的减负。

拿一个例子来说。如果是患有高血压的退休职工,去年门诊自付费用大概8000元,按照新政策,他能报回(8000-2000)×50%=3000元。等于一年多出三千块可支配的钱,不论用来看病、买药,还是给孙子买点营养品,都轻松不少。

这次报销也挺方便,不用再跑窗口、排长队。只要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注册、绑定社保卡,上传费用清单、诊断证明和身份证照片,填上银行卡号就行。医保局审核后,30个工作日内钱就能直接打到卡上。据北京市医保中心介绍,现在95%的业务都能实现“零跑腿”,对上班族来说,省时间、省心力。

北京市医保局测算,这项政策预计每年能惠及约200万人,人均年度减负约1800元,医保基金年度支出将增加36亿元。乍听是数字,但换到生活里——右耳远闻觉得——这意味着每年有上百万家庭,能少掏一笔医药费,不用再为每一张小票精打细算。

我朋友也算了笔账。她每年因为过敏性鼻炎要跑医院十多次,费用大概5000元。按新政,她能报回1500元,相当于“多出半个月工资”,这下心里也没那么怕“挂号”两个字了。

对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北京家庭来说,这样的政策不仅是“报销”,更像是一种心理上的安心。毕竟,慢性病治疗、老年人常规体检这些费用,往往积少成多。现在有了二次报销,至少不用再因为账单皱眉头。

你家里有没有人能享受到这个政策?这笔“医药费缓冲”,会不会让你看病的压力小一点?右耳君挺想在评论区听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