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来了!是谁有权利第一个抱抱这个新生命?"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产房门口却常常引发一场无声的"争夺战"。
前几天,我在医院探望刚生完二宝的闺蜜,正好看到她婆婆和她妈妈为谁先抱孩子而互相谦让又暗自较劲的尴尬场面。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生大果时,也曾面临过这样的情况。
事实上,谁第一个抱宝宝并非单纯的情感需求或辈分权利,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新生儿安全、母亲情感和科学依据的重要决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宝宝出产房后,到底应该由谁第一个抱?
宝宝出产房后第一个谁抱好?宝爸不是最佳人选,3种人要"退后""恭喜你,是个健康的男孩!"当李医生宣布这个好消息时,刚刚经历完分娩的张女士终于松了一口气。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小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护士熟练地将孩子擦拭干净,包裹好后,产房的门打开了。门外,张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双方父母以及几位亲戚都焦急地等待着。
"谁要第一个抱抱宝宝啊?"护士笑着问道。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产房外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王先生的母亲立刻上前一步:"我是长辈,应该由我先抱。"而张女士的母亲也不甘示弱:"我女儿辛苦了这么久,我应该先看看外孙。"王先生则有些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一位年长的护士长走过来,温和而坚定地说:"根据我们医院的经验和专业建议,最好是先把宝宝交给妈妈。这对于建立母婴联结和开始初乳喂养都非常重要。"
听到这话,张女士的婆婆有些不悦:"产妇刚生完孩子,哪有力气抱孩子?应该让我们这些长辈先抱,让她好好休息。"
护士长耐心解释道:"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母亲与新生儿的早期接触,特别是肌肤接触,对双方都有重要好处。这有助于稳定宝宝的体温和心率,促进母乳分泌,甚至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和焦虑。"
看到大家还有疑虑,护士长继续说:"如果产妇状态允许,医学上强烈建议让母亲首先抱抱宝宝,进行皮肤接触和早期哺乳。之后,可以考虑让爸爸抱,因为爸爸是除了妈妈外与宝宝联系最紧密的人。至于其他亲属,可以在确保宝宝适应了外界环境后,再依次接触。"
王先生想了想,转向双方父母:"妈,岳母,护士长说得有道理。我们还是先让孩子妈妈抱抱孩子吧。我们很快就能见到小家伙了。"
虽然两位老人脸上仍有些失落,但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护士长满意地微笑着,将宝宝送回了产房,交到了张女士的怀中。
张女士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孩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将宝宝贴近胸口,感受着这个小生命的温度和心跳。奇妙的是,原本还在啼哭的宝宝,在听到妈妈的心跳声后,逐渐安静下来。
一个小时后,当张女士和宝宝建立了初步的联结,并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哺乳后,护士才将宝宝抱出产房,先交给了王先生,然后是两位奶奶。
张女士的婆婆抱着孙子,感叹道:"看他多安静啊,刚才那一个小时的等待是值得的。护士长说得对,妈妈抱着就是不一样。"
这个插曲很快就被家人遗忘了,但护士长那天的专业建议,却为这个家庭的新成员提供了一个科学、健康的迎接方式。
宝宝出产房后的"抱抱次序",这样安排最科学1. 产妇应是第一抱,早期母婴接触至关重要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只要产妇身体状况允许,医学上强烈建议将新生儿首先交给母亲抱抱。我在生完大果后,医生就立即将他放在我的胸前进行肌肤接触,那种奇妙的联结感至今难忘。
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袋鼠式护理"——将宝宝只穿一个尿布,俯卧在母亲的胸前,让宝宝与母亲的皮肤直接接触。
研究表明,这种早期接触应持续至少一个小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更长。在这段时间里,宝宝不仅能感受到熟悉的心跳声和气味,还能够自主寻找乳头并完成第一次吸吮,这对启动母乳分泌至关重要。
在母亲与宝宝完成初次接触和早期哺乳后,父亲通常是抱抱宝宝的第二最佳人选。作为宝宝的另一位生身父母,爸爸的参与对建立家庭纽带有着重要意义。
我记得小果出生后,我抱了他约一小时后,就交给了孩子爸爸。当爸爸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孩子时,那种惊喜、幸福和责任感交织的表情令人难忘。
研究表明,父亲早期参与育儿不仅能促进父婴联结,还能增强家庭凝聚力,减轻产妇的育儿负担。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追踪研究显示,出生后24小时内与父亲有充分互动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与父亲的依恋关系更为牢固,父亲参与育儿的积极性也更高。
有趣的是,当父亲抱着新生儿时,他的催产素水平也会上升,这种变化有助于激发父亲的养育本能。
虽然迎接新生命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宝宝刚出产房时立即接触。有三类人尤其应该暂时"退后"。
首先是身体不适或有传染病症状的人,包括感冒、发热、腹泻等。大果出生那天,我的婆婆正好有轻微咳嗽,医生建议她戴上口罩并等到症状消失后再密切接触宝宝,这个建议非常专业。
第二类是过度紧张或情绪不稳定的人,无论是因兴奋还是紧张,情绪波动大的人在抱新生儿时容易手抖或动作不当,增加安全风险。
第三类是不尊重科学育儿理念,执意要对新生儿进行一些不当操作的人,如强行掰扁宝宝头型、过度捏脸或摆弄等。
研究表明,新生儿需要稳定、安静的环境适应外界生活,过多的刺激和不必要的接触会增加应激反应。
果妈寄语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放下传统观念的束缚,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给予新生儿和新妈妈最需要的那种接触和连接。
毕竟,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心愿,都是希望这个新生命能在爱和科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互动话题你家宝宝出生时,是谁第一个抱的?当时是否曾为这个问题发生过争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