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加了三天班改好的报告,交上去却被领导甩在桌上:“这也叫工作?”;明明从不偷懒摸鱼,同事却凑在一起嘀咕:“他就是装努力,想抢功劳”;明明主动帮同事分担过活儿,轮到自己需要搭把手时,人家却一句“没空”把你堵回来,你反复琢磨:是不是我不够好?是不是我太不懂“人情世故”?
别瞎想了。你受的这些委屈,从来不是因为你不够乖、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你掉进了“乌鸦的世界”:当一群乌鸦习惯了黑,突然飞来一只天鹅,它们不会觉得天鹅干净,只会觉得“这东西怎么和我们不一样”,甚至要啄掉它的羽毛,逼它也变黑。
1
乌鸦的逻辑:“不一样”就是错
有个读者给我私信说,她刚进公司时特别认真,报表里的数字错一个都要改到半夜,开会时也敢提不同意见。结果呢?部门老大总说她“太轴”,老员工还私下劝她:“别那么死心眼,大家都差不多就行。”
后来她才明白,这不是她的问题,是“认知一致性偏差”在搞鬼,简单说就是:一群人习惯了某种做事方式(哪怕是偷懒、敷衍),就会觉得“和我们不一样的都是错的”。就像乌鸦每天在垃圾堆里找食,突然看见天鹅在湖边梳理羽毛,它们不会羡慕,只会觉得“这玩意儿不合群”,甚至要啄它几下,证明“我们的活法才对”。
你以为他们骂你“不懂变通”,是真的为你好?其实是你的“认真”,照出了他们的“敷衍”;你的“干净”,戳穿了他们的“糊弄”。
他们欺负你、排挤你,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是因为你太“不一样”,让他们坐立难安。
2
别拿乌鸦的错,惩罚自己
有次和朋友聊天,她红着眼眶说:“我现在都不敢提意见了,上次被领导骂完,我总觉得是自己能力不行。”
我特别懂这种感受,人很容易“内归因”,就是出了问题先怪自己。但你要知道: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的“白”本身就是“罪”,哪怕你把羽毛染黑,它们还是会嫌你“不够黑”。
就像有些公司里,大家都靠“甩锅”过日子,你偏偏要“担责”,那锅最后肯定都甩到你身上;大家都靠“混日子”熬资历,你偏偏要“拼业绩”,那你自然成了“异类”。这些时候,你受的骂、挨的欺,从来不是你不够好,是你太好,好到让他们不得不通过打压你,来掩饰自己的“差”。
记住这句话:“别人对你的恶意,从来不是你的污点,是他们的烙印。”别因为乌鸦的聒噪,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当天鹅。
3
天鹅该怎么活?
有人会问:“那我总不能一直受气吧?”
当然不是。
天鹅的使命是飞向蓝天,不是在乌鸦窝里争对错。
分享三个我亲测有用的办法,帮你守住自己的“白”:
第一,守住边界,别当“软柿子”。同事总让你替他加班?你可以说:“我手头的活今天得结,帮不了你”;领导故意挑你刺?你可以问:“您觉得哪里需要改,我列个清单一一调整”。别不好意思,你越怕“得罪人”,别人越敢欺负你,“你的善良要有锋芒,不然就是给别人欺负你的机会”。
第二,别和乌鸦争对错,找你的“天鹅群”。我之前认识个做设计的朋友,在小公司里总被说“设计太复杂”,后来她跳槽去了大公司,领导夸她“有想法”,同事还主动和她探讨方案。你看,不是你不好,是你没待对地方。如果现在的环境容不下你,别纠结,慢慢找,总有一群懂你的人,在等你一起飞。
第三,每天告诉自己:“我没错”。被骂了、受委屈了,别钻牛角尖。你可以写下来:“今天我做的报告没问题,领导骂我是因为他自己没看明白”;“同事排挤我,是因为我的认真让他们不舒服”。多给自己一点肯定,别让乌鸦的话,磨掉你眼里的光。
写在最后的话: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职场人”,但有“不该待的职场环境”。你不必为了融入乌鸦群,就把自己的羽毛染黑;也不必因为别人的恶意,就怀疑自己是不是该放弃“认真”“真诚”这些好品质。
天鹅的价值,从来不是让乌鸦认可,而是飞向属于自己的蓝天。
如果你也经历过这种“明明没错,却被欺负”的委屈,请点个“赞”和“在看”吧,让更多天鹅看见,你不是孤单一人,更不是你不够好。
也把这篇文章转给身边的“天鹅”,告诉他们:
别改,你的“不一样”,才是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