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台北捷运淡水信义线的列车上,一位73岁的曾姓阿婆,因为一个年轻人坐在“优先席”(以前叫博爱座)上,当场就炸了。她抄起手里的袋子,对着年轻人“啪、啪”就是好几下。年轻人也没惯着,噌地站起来,一脚就把阿婆踹到对面空座位上了。阿婆当即大喊报警,这段视频传到网上后,直接引爆了舆论。
优先席不是“专属座”,道德绑架别太离谱
先说说这个优先席。台北捷运公司早前把“博爱座改名叫优先席”,明明白白说了:这是建议性的,不是强制性的让座设施。意思就是,这座位是给有需要的人“优先考虑”,但不是说年轻人坐了就不道德。
可这位曾阿婆不管这些,觉得这座位就该她坐,动手打人的时候那叫一个理直气壮。网友们看完视频后,有人留言“这阿婆是捷运骂人常客,我也遇过她! 合着这不是第一次了,敢情是个惯犯啊!
剧情反转:踹人阿婆竟是通缉犯!
本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让座冲突,顶多是阿婆没理还动手,年轻人防卫过当。结果10月1日上午,台北市大同区一家超市里,这曾阿婆又闹事了,被警察当场逮住。一查才知道,她竟然是个通缉犯!涉及4起盗窃案,早就被判刑了,就是一直没去报到,成了在逃人员。
更讽刺的是,她被通缉的那天,正好就是她在捷运上被踹飞的新闻上当地头版头条的同一天。你说这事儿巧不巧?她在超市被抓时还大喊“你们找错人了我是好人”,挣扎着不想就范,可警察一眼就认出她是老熟人了。
道德是自律,不是用来胁迫他人的“武器”
这事越琢磨越有意思,让座到底是道德倡导还是法律义务?捷运公司都把话说明白了,“优先席”是建议性的,那年轻人坐那儿就不犯法。阿婆强行让人让座还动手,这就已经越界了。
咱们提倡尊老爱幼,但尊重是相互的。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大,就觉得别人必须让着你,甚至动手打人。曾阿婆的行为,根本不是简单的道德绑架,而是涉嫌违法犯罪。从地铁肢体冲突,到超市闹事,再到之前的盗窃案,她是把违法当成了家常便饭。
这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别把道德当成自己违法的挡箭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多大岁数,犯了法就得承担责任。
公共空间的规矩,咱得拎清楚
地铁、超市都是公共空间,大家都得守规矩、讲礼貌。曾阿婆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共秩序,还把自己送上了违法的道路。咱普通人遇到这种事儿,得理性看待: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不能因为别人不让座就动手,更不能违法犯罪。
说到底,这出闹剧给咱们的启示就是: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是用来胁迫别人的。曾阿婆最终从“让座纠纷”的主角变成通缉犯,也是咎由自取。
所以咱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可得拎清楚。尊老爱幼是美德,但美德不是枷锁,更不是违法的借口。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你是谁、多大年纪,法律和公德的底线都不能碰。不然,最后只能像这位曾阿婆一样,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