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新民传
李永明
新民者,庆阳太平之人氏也,当今书坛之新秀矣。取书斋曰扶风堂,悬管若林,墨香如雾,壁上龙蛇竞走,案头金石生光。主人素衣执卷,谈笑间有魏晋遗风。余观其书,惊为神品,乃作斯赋以志之:
其楷也,若鲁庙欹器,端方中含险绝;似商彝周鼎,朴拙处见精微。一点如坠石崩云,一横若阵云千里。欧骨虞筋藏锋锷,褚形颜气隐雷霆。观其通篇布局,恍见群鹤排云,各守其位而相映成趣;细察点画勾连,恰似万蚁衔珠,密而不紊而自有玄机。
其草也,若公孙剑舞,银瓶乍破;似张颠醉墨,骤雨旋风。骤观如乱石穿空,细辨则星斗列张。孙虔礼之妙谛,尽在提按使转;怀素师之狂态,皆化屋漏痕纹。尝见其丈二长卷,笔走龙蛇三百转,墨分五色九重天,观者无不目眩神迷,击节称叹。
至若蝇头细楷,尤称绝技。观其书《出师表》全篇,字如粟米而筋骨分明,行若串珠而气韵流转。文待诏之清雅,赵松雪之流丽,熔铸一炉而自成格调。持放大镜谛视之,顿觉瑶台仙娥,霓裳羽衣皆现毫端;金戈铁马,大漠孤烟尽收方寸。
新民尝言:"习书如参禅,须得三昧真火:一曰痴,二曰拙,三曰守。四十载临池不辍,铁砚为穿;兰池染素,晨昏不辍。墨池水涸,犹追逸少之踪;笔冢山高,欲继鲁公之迹。沉心凝虑,驱智穷微。虽星移而志不移,纵岁改而功弗改。青毡坐破,岂畏三冬之寒;黄卷翻残,何辞九夏之暑?
夫书道之精,贵在正心;翰墨之妙,首重修身。心正则笔正,如松生峻岭;身端则墨端,似月印澄潭。观夫新民垂训,字以人传;稚子承风,文因德显。笔锋藏骨,乃见刚柔之性;墨色含光,方彰忠厚之怀。
嗟乎!古贤悬梁刺股,尚能书成换鹅;今其负笈囊萤,安敢怠惰废学?观禊帖而慕风流,抚碑铭而思峻节。愿效囊萤之志,长怀映雪之心。庶几笔走龙蛇,可追魏晋;墨飞鸾凤,无愧圣贤。
余观当今书坛,或追时风而失本真,或慕虚名而忘根本。唯新民先生,抱璞守真,以笔墨证道。其书也,如老僧入定,静中寓动;似古剑藏匣,朴里含锋。扶风堂中,时有邻叟稚子观书问字,先生必亲为示范,蔼然可亲。所谓"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其新民之谓欤?
新民书法,墨林翘楚,德艺双馨。铁画银钩藏岳峙渊渟之韵,德润八方显光风霁月之怀。毫端蕴秀,可追羲献遗风;墨海扬清,足继欧颜法度。若夫朱门求匾,蓬户索联,皆挥笔磅礴而书,愉悦相赠,未取锱铢。至若岁杪挥毫,裁霞铺锦,遍题吉语于千门,巧布春风于万户。更有屏帐精工,彻夜秉烛,虽星沉月落而笔耕不辍,纵霜凝砚冰而神采愈扬。是以楮生传誉,非独龙蛇飞动之奇;玉版流芳,更见松柏后凋之节。
赞曰:
墨海浮槎客,书林抱璞郎。
锋藏千载韵,纸透十年霜。
魏晋风规在,隋唐法度彰。
椽笔能开新境界,墨池可化碧云章。
但使龙蛇腾素壁,何须麟阁记勋良?
作者简介:
李永明:甘肃镇原人。政协镇原县文史资料撰写员,庆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爱好者。文学作品曾载入《春联宝典甲申卷》、《潜夫论·百家谈》、《永恒的母爱》、《父爱》、《亲情》、《人生智慧宝典·格言卷》“甘肃农民报”《镇原文史》等辞刊及《庆阳乡情文艺》、《马莲河儿女》、《乡土文学微刊》等公众平台。在全国征文竞赛中多次获奖,担任《太平乡土情》1、2集副主编,其业绩刊登于《镇原当代名人文典》《镇原文教博览》。个人专著有《喜怒哀乐》、《兰蕊堂文集》、《流年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