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影视圈可是出了件让人津津乐道的新鲜事儿——郑晓龙导演要翻拍《红楼梦》了!这位曾打造出《甄嬛传》等现象级大作的名导,这次把目光投向了古典名著,光是这选角就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重量级“老太太”角色的归属:曹翠芬饰演贾母,迟蓬出演刘姥姥。这两位可不是什么流量明星,而是实打实的演技派,她们的选择,堪称“神仙选角”,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
当初贾母这个角色的人选,在圈内圈外可是被热议了好一阵子。大家掰着手指头数,萨日娜、赵敏芬这几位,都是观众心里“老祖母”形象的不二人选。为啥呢?就因为她们身上自带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眉宇间既有慈祥,又藏着说不出的刚毅果断,这恰恰贴合了原著中贾母那个“表面笑呵呵,内里定乾坤”的复杂形象。
结果最终花落曹翠芬老师身上,大伙儿一看,嘿,还真是选对了!为啥这么说?您想想她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演的盛家老太太,那就活脱脱是另一个“贾母”啊!她把一个大家族掌舵人的智慧、威严与深藏不露的慈爱,演绎得入木三分,每一个眼神都透着历经风霜的通透。
今年曹老师已经81岁了,这份岁月沉淀下来的从容气度,和书中七十多岁的贾母堪称完美契合。说白了,盛老太太是盛家的“定海神针”,贾母何尝不是贾府里真正能镇住场子的“压舱石”?我估摸着,郑导肯定是看了《知否》,一眼就相中了曹老师身上那种举重若轻的强大气场,这就是缘分到了!
说起曹翠芬老师,她这一路走来,可真应了那句老话——“大器不怕晚成,真金不怕火炼”。她1944年生于上海,后来到了北京,从小受文艺氛围熏陶,16岁就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的预科班,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
年轻时的她,相貌清秀,是个标致的美人胚子。但不同于许多追求一夜成名的演员,她选择了默默耕耘,用一个个小角色打磨自己,最终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扎下根来,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这份坚持,本身就值得年轻人好好学学。
曹老师的艺术生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静水深流”。她不争不抢,却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就像一坛老酒,越陈越香。
再说说刘姥姥的扮演者迟蓬老师,她的故事就更有点“传奇”色彩了。很多人是通过《生万物》里那个朴实无华的“大脚娘”认识她的,这个角色让她彻底火出了圈。观众们一边看一边惊叹:这哪是演出来的?这分明就是从村里走出来的老婆婆啊!她唠嗑时的神态,干农活的动作,走路的姿势,甚至闲聊时嘴角那抹憨厚的笑,都自然得不着痕迹,仿佛镜头根本不存在。
说实话,“大脚娘”在剧里的戏份算不上多,而且都很零碎,穿插在日常的对话里。但迟蓬老师硬是靠着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把这么一个质朴的农村妇女给演活了,演得呼之欲出!好多网友追剧时就直呼:“最盼着的就是大脚娘的戏份!”这背后,是她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几十年功力的厚积薄发。
更绝的是,你要是看过《小巷人家》,恐怕都不敢认这是同一个人。她在里面演的那个重男轻女、刁钻算计的“恶婆婆”庄奶奶,简直能让人恨得牙根痒痒。从淳朴善良的农妇到刻薄刁蛮的婆婆,这角色反差之大,堪称“剧抛脸”的顶级示范。啥叫好演员?这就是!演谁是谁,绝不会让上一个角色拖累下一个。
迟蓬老师为了贴近角色,啥苦都能吃。增重20斤、剪短头发、直接下乡体验生活……这些事儿她干起来毫不犹豫。她坚信演员是靠角色和观众交心,而不是靠脸蛋博取眼球。正是这份信念,让她从年轻时号称“西影厂七美”之一的大美女,心甘情愿地转型成了“母亲专业户”,在无数个小人物身上雕琢出人性的光彩。
她的从艺之路,就是一场低调却深刻的修行,告诉我们:艺术的生命,永远扎根于对真实的敬畏,而不是流量的浮夸。
迟蓬老师1959年出生于山东烟台蓬莱,是从山东省话剧团学员班走出来的正宗实力派。别看她现在总演老太太,年轻时那也是走在时尚前沿的港风大美女,颜值相当能打!
她的演技早已获得业内高度认可,多次获得飞天奖、金鸡奖等权威奖项的提名,这就是对她实力最好的肯定。
再说回新版《红楼梦》本身,郑晓龙导演这次看来是下了狠心要打造一部精品。听说采用了4K HDR的高清技术拍摄,戏服全是手工苏绣,荣国府的内景也是按原样一比一复刻的。剧本更是请了红学专家一字一句地严格把关。
所有演员还必须提前三个月接受古代礼仪培训,从走路姿态到古文背诵,样样都得学到位,力求最大程度还原那个时代的韵味。有《甄嬛传》这样的珠玉在前,咱对郑导的这部《红楼梦》,还是有理由抱一份期待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总而言之啊,郑晓龙导演这步棋走得妙!他摒弃了流量至上的浮躁,选择了两位深谙表演艺术、人生阅历丰富的戏骨来挑大梁,这本身就是对经典最大的尊重。曹翠芬的“贾母”和迟蓬的“刘姥姥”,注定会成为新版《红楼梦》最稳的压舱石。咱们不妨静候佳音,期待她们在荧屏上书写一段新的传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