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一起遗产案刷爆网络,看完真让人血压飙升!九旬老人王老太失联后去世,“干儿子” 拿着遗嘱想吞掉她的房子和 20 多万存款,结果被法官查出,这人不仅编造 “维和部队” 身份骗信任,还耽误老人抢救、私吞存款,甚至把老人骨灰随便撒在山里。网友怒评:“这哪是干儿子,分明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事情要从王老太的晚年说起。1932 年出生的她,在上海有套房产,每月养老金不少,本该安享晚年,却因为早年离异,和三个子女关系一直不好。
之前她主要靠小儿子林先生照顾,2016 年林先生身体出问题,没法天天守着,就把她送进了养老院,偶尔还会去探望。
可 2019 年林先生病情突然加重,连床都下不了,2020 年就走了。
林先生的儿子,也就是王老太的孙子,处理完父亲后事后,第一时间去养老院想接奶奶过来照顾,结果养老院的话让他瞬间慌了神:“你奶奶去年年底就被一个叫老刘的‘干儿子’接走了,说要去山东探亲,之后就没跟我们联系过。”
孙子赶紧找山东的亲戚打听,亲戚说老太确实来过,但没待几天就跟着老刘走了,之后再也联系不上。他试着加老刘微信,对方不同意;打电话也没人接,好好的奶奶就这么 “消失” 了,孙子心里又急又怕,总担心奶奶出意外。
直到后来打官司,大家才摸清这个 “干儿子” 老刘的底细。2016 年林先生病重后,去养老院看王老太的次数少了,王老太因为有骨髓炎常去看病,就在这时候认识了老刘。
老刘说自己从小学医,经常在养老院门口给老人们免费看诊,王老太让他治了几次,觉得有点效果,慢慢就信任他了。老刘趁机天天嘘寒问暖,陪王老太聊天解闷,哄得老人特别开心,最后干脆认他做了 “干儿子”,后来还搬去跟老刘一起住。有网友评论:“老人晚年最怕孤独,老刘就是抓准了这一点,用几句好话就骗走了老人的信任。”
可谁能想到,老刘的 “贴心” 全是装的。2023 年 12 月王老太去世后,老刘直接把老太的家人告上法庭,手里拿着一份 2023 年 11 月的遗嘱,说王老太明确写了 “所有财产都归我继承”。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诉讼,孙子当场反驳:“我奶奶 2014 年就立过公证遗嘱,清清楚楚写着遵义路的房子归我,银行存款该由子女法定继承。
她有亲孙子、亲子女,怎么可能把所有东西都给一个外人?” 他还拿出证据说,自己从 2020 年起就联系不上奶奶,老刘就是故意把奶奶藏起来,不让家人见。
两边各执一词,主审法官徐莉很快发现了疑点。遗嘱里王老太说 “小儿子大林 2023 年刚去世”,可实际上林先生 2020 年就走了;而且见证遗嘱的律师也说,是老刘联系的他们,压根没提过自己跟王老太不是亲母子。更离谱的是,遗嘱里还写着老刘 “在国际维和部队工作过,走了 70 多个国家,没房子住”,可老刘当庭就改口:“我没去过维和部队,也没跑过 70 多个国家,是老太从别人那儿听来的传言。” 这话一出口,谁都明白,所谓的 “维和军人” 身份,就是老刘编出来骗老人的。
为了查清真相,法官专程去了王老太最后住的山东农村。找周边村民打听时,有人说 “老刘说自己以前是军医”,也有人说 “他俩不跟村里人来往,看着挺神秘”。
法官还了解到,他们租的农家院一年租金才 5000 块,跟王老太的经济条件完全不匹配。接着查医院记录,更让人愤怒的真相浮出水面:王老太 2023 年 12 月 22 日去世,病历上写着 “昏迷、呼吸困难六小时,家属发现后呼之不应、口吐白沫”,可老刘直到当天上午 10 点 54 分才打 120,急救人员 11 点 05 分赶到,没多久就宣布死亡。法官一算就明白:“这中间耽误了好几个小时,老刘明明早发现老人不对劲,却故意延迟求救,就是怕老人被救活,自己没法拿遗产。” 有网友看到这段直呼:“这跟故意杀人有啥区别?太黑心了!”
最后查银行流水,更是实锤了老刘的 “谋财” 心思。王老太每月有上万元养老金,去世前一年,她攒了多年的 20 多万定期存款,全被老刘转成活期,之后又从 ATM 机一笔笔取光,每次都取到机器上限,还连着几天不停取。
面对证据,老刘又改口说 “这钱是老太赠与我的”,可拿不出任何赠与证明;说 “钱全给老太买药了”,也没有一张购药凭证。法官直接戳穿:“真要赠与,去银行柜台办就行,用得着天天跑 ATM 机取?明显是心里有鬼!”
最让人心寒的是,王老太去世后,老刘既没通知她的家人,也没好好办后事,居然把老人的骨灰撒到了山野里。
网友纷纷留言:“连去世老人的最后尊严都不顾,这老刘眼里只有钱,根本没把老人当人看!”
查清所有真相后,长宁法院一审判决:老刘的遗嘱无效,驳回他的全部请求;王老太名下的房产,按 2014 年的公证遗嘱归孙子所有;账户里剩下的存款和老刘手里的钱款,也都归孙子继承。老刘不服上诉,2025 年 7 月 31 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彻底断了他的贪念。
案子结了,但法官的提醒值得所有人记牢。老年人别轻易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涉及房子、存款等财产处分,一定要多跟子女、亲属商量,别因一时孤独被人钻了空子;
子女和家属也要多关心老人,尤其是住养老院的老人,常联系、常探望,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交往的人,不给坏人可乘之机。不少网友也呼吁:“希望所有老人都能被善待,别让贪心的人毁了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