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医患间的“知识沟”:一场别样的“认知博弈”

在生活的舞台上,医患之间的交流宛如一场精心编排却又时常跑调的戏剧。医生站在专业的讲台上,试图将病情的奥秘如同抽丝剥茧般细

在生活的舞台上,医患之间的交流宛如一场精心编排却又时常跑调的戏剧。医生站在专业的讲台上,试图将病情的奥秘如同抽丝剥茧般细细道来,可患者呢,却像是置身于迷雾森林中的旅人,若没有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和常识认知作为罗盘,便极易在这知识的丛林中迷失方向。这其中的知识壁垒,犹如一道无形却又坚实的城墙,横亘在医患之间,不是医生不卖力讲解,实在是有些时候,哪怕耗上三天三夜,也难以让那认知的鸿沟完全填平。

且让我先讲一个与这医患交流困境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故事。话说有一天,我走进门口那家理发店,准备让理发师给我来个清爽的发型。这位理发师来自河南,为人热情健谈,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剪刀,一边和我唠起了家常。他突然问我:“你去过北方呆过没?”我答道:“天津我呆过一段时间,那地方的天气可干燥了。”本以为这不过是寻常的闲聊,没想到接下来却引发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地理争论”。

他一本正经地说:“天津可没有我们周口干燥,也没我们周口寒冷。”我心中暗自思量,天津地处北方,气候干燥寒冷那是出了名的,怎么到了他这儿就变了味儿呢?于是我反驳道:“天津冷得多,毕竟它比较靠北。”可他却语出惊人:“天津在河南南边。”我瞬间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赶忙解释:“天津在河北的东部偏北,河北在河南北边,天津离保定不远,保定在北京南边,天津怎么可能比河南靠南?”他却一脸笃定地说:“保定就挨着我们河南不远。”那一刻,我真是哭笑不得,我自认为对全国地级市的大概位置了如指掌,可眼前这位理发师,却连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都搞不清楚,这认知的差距,简直就像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我生怕争得面红耳赤后,他会一气之下不给我理发了,于是只好选择沉默,可心中却不禁感叹:这世界上的认知差异,咋就这么大呢?

回到医患交流的场景,这其中的道理与我和理发师的“地理之争”何其相似。医生就像那位试图传授知识的老师,而患者则是需要吸收知识的学生。医生凭借着多年所学和临床经验,对病情有着深入而专业的理解,他们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讲解给患者听,就像理发师试图和我分享他对家乡气候和地理位置的看法一样。然而,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和思维能力,往往难以理解医生所表达的内容,这就好比我对地理知识一知半解的理发师,无法理解我对天津地理位置的正确阐述。

有数据表明,在医患沟通中,超过六成的患者对医学术语和专业概念存在理解困难。这就如同在一个充满密码的房间里,患者手中没有解锁的钥匙,只能对着那一串串陌生的符号干瞪眼。医生即便使出浑身解数,用最生动的比喻和最形象的例子来解释病情,可如果患者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就像在沙滩上建房子,根基不稳,又怎能构建起对病情的完整认知呢?

举个例子来说,当医生告诉一位患者他患有高血压,需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并按时服药时,如果患者连什么是高血压、血压的正常范围是多少这些基本常识都不知道,又怎能理解医生为什么要他这样做呢?他可能会觉得医生是在小题大做,或者对医生的建议置若罔闻。这就如同理发师不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一样,患者因为缺乏常识,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从而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跨越这道医患之间的“知识沟”呢?一方面,医生需要更加耐心和细心,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与患者交流,就像一位优秀的导游,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游客介绍景点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患者也需要主动学习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像学生在上课前要做好预习一样。只有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在这场“认知博弈”中达成共识,让治疗之路更加顺畅。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要让知识的匮乏成为我们与健康之间的绊脚石,就像不要让对地理知识的无知阻碍我们认识世界的脚步一样。让我们携手跨越这道“知识沟”,在医患之间搭建起一座理解与信任的桥梁,共同走向健康的未来。因为,只有医患同心,才能在这场与疾病的战斗中,赢得最终的胜利。

作者简介:梁世杰 中医高年资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4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著名老中医陈勇,侍诊多载,深得器重,尽得真传!擅用“商汤经方分类疗法”、专病专方结合“焦树德学术思想”“关幼波十纲辨证”学术思想治疗疑难杂症为特色。现任北京树德堂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焦树德门人(陈勇)传承工作站研究员,国际易联易学与养生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焦树德学术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慢病防治分会首批癌症领域入库专家。荣获2020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举办的第八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经方名医”荣誉称号。2023年首届京津冀“扁鹊杯”燕赵医学研究主题征文优秀奖获得者。事迹入选《当代科学家》杂志、《中华英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