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热搜榜上随便某个领域、话题都有几百万人在关注,如果话题爆火出圈,甚至可能在一天之内有上亿人看到,并在茶余饭后作为谈资闲聊。
从心理学上讲,这样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和人群之中的“认同感”。这也很好理解:例如律师行业的人关注法律领域新闻,金融圈的人更是到处翻找任何可能有用的信息,通过寻找信息、跟身边人聊圈内时事热点,会显得自己对当下行业圈子里的潮流趋势很熟悉,自己是“圈内人”。
但即使是一个行业领域的时事热点,也会分国家地区、细分领域,几天时间产生的时事热点要想研究明白都要很久,而我们有自己的生活事情要做,总会漏掉一些。
“啊,热度这么高的事情你都不知道吗?”身边经常有人这么问我。我心里想,社会每天要产生多少热点话题啊,也许会漏掉一些,但我无法都关注到的呀!
我想,人是无法参与世界的所有热闹的。就像热闹的美食街、大型商场,每天人都很多,热闹非凡,但大多时候与我无关吧!
筛掉无用信息,少即是多
每天有意思的事情都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刷短视频都会上瘾,看了一个视频觉得很有意思,再划一下,下一个社会热点视频很多人点赞,我也看看;再划一下,这只小猫好可爱!赶紧点个关注......生怕错过一点有趣的事情。
长此以往,我们每天都要被动接收许多与我们生活关系不是很大的信息流,看的时候感觉世界的热闹与我息息相关,但看完发现除了留下点印象,对于自己的生活帮助不是很有用,即使是许多看起来信息密度比较高的科普视频或者行业重要资讯,只要刷完过两三天再回想一下,依然是恍恍惚惚。
筛掉无用信息,就是要筛掉那些与我们真正生活没有太多关系的信息。
这个世界已经热闹了几千年,但真正决定个体生死存亡的热闹事儿,也就历史课本上的那些。
有的时候你会想,不行呀,咱们不能跟时代脱节,所以每天才花了很多时间去关注各种领域信息。但正如哲学意味浓厚的一句话所言:“少即是多”。
你可以试试每天筛选一下,比昨天少关注一半关于这个世界的热闹资讯,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相反,你会更加清爽自在!
多思考,少口嗨
村口老大爷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在下棋的时候跟其他人聊国际时政,而且主要聊美国,好像自己就住在白宫旁边,美国总统,那我老熟了,昨儿还看他村口买馒头呢。
大爷们在口嗨中收获了无所事事时为数不多的满足感,但我们不行,我们需要“多思考,少口嗨”。经常喜欢口嗨的人,乐于寻找时事热点的反差爆火点、有趣的点并自己想象它背后有没有什么更深入的只有自己能洞悉的事件背景,然后以讲脱口秀的形式讲给身边人听。
口嗨本身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可以帮助我们收获身边朋友的笑声赞叹声,也可以让我们纾解很多生活压力。
但经常口嗨,觉得自己对当下发生的时事具有“深刻理解”,从长期来看他们往往就只关注于那些有意思好玩的事儿上,不利于个人全面搜集信息、理性分析习惯的养成。
时事热点在很多年后就是案例和历史,作为参与者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有可能具有历史影响力的事件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
多思考,少看热点爽文,少口嗨。我们能够获得的利益福祉会更多。
太阳底下无新事,多看历史与经典
当下的很多热闹事儿,其实在很久之前就发生过类似的,很多时候我们也仅仅是一个旁观者,并且由于获得的信息不全面,很多时候难以知悉事件真相。
那么对于个人精神层面更好涵养的方法其实就是在于看历史与经典书籍。我们看看历史上那些热闹事儿,体悟其中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于是我们仿佛真的成为了当时重要事件的旁观者,而且是几千年的时空旅行者,一会儿在春秋战国看他们如何百家争鸣,一会儿来到20世纪的美国看看经济大萧条时期普通人的生活,一会儿又来到数万年前的地球,看看各种怪异走兽的样貌。
如今社我们的精力时间往往淹没在垃圾无用信息之海,但当我们明白,世界的所有热闹大都与我无关,一种禅意便涌入心中。
大隐隐于市,对比隐于山野更容易让人悟道的关键之处,便在于对本心的自律。在最热闹的市井之中,见天地众生,见自己。
我是大超,点击关注不迷路,我们明天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