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个月,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进攻,但也保持着一种强硬姿态。
然而刚过去的这个星期,俄军接连在空中、海上和陆地遭到重创,不仅苏-34战机再次被击落,连以往几乎无敌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都遭到摧毁,就连克里米亚的防御体系也被乌克兰撕开了口子。
看起来,这次真的挨了三拳——而且每一拳都不轻。
美援就这样悄咪咪地回来了,而且一出手,就让俄罗斯连吃三亏。
一架苏-34的坠毁,对外人来说可能只是“又一架战斗机被击落”,但对俄罗斯空军来说,这次的损失,分量非常不一样。
为什么?这架苏-34是在扎波罗热方向准备投掷滑翔制导炸弹时被击落的,时间是9月25日凌晨4点左右,属于典型的高空支援轰炸任务。
但它刚刚进入战区,就被乌克兰防空系统锁定、击落,两名飞行员当场身亡。
这已经不是苏-34第一次这么突然死亡了。之前在2023年和2024年,乌克兰就曾靠“爱国者”系统,在一次设伏中连续击落三架苏-34。
但自从今年三月美国暂停军援后,这款造价高昂的防空系统几乎在战场上销声匿迹。西方部分媒体一度猜测乌克兰的“爱国者”库存可能已经耗尽,战场主动权或将转向俄军。
然而这次的击落事件,让人重新注意到一个细节:苏-34残骸的损毁程度,远远超过AIM-120C导弹可能造成的破坏,更接近“爱国者”系统的打击特征。
这说明什么?说明“爱国者”又回来了,而且不是偷偷摸摸地部署了一枚,而是成体系地重新进入战区,具备了反击力。
问题来了,乌克兰的“爱国者”怎么又有弹药了?
答案很简单——美援回来了。
只不过,这次不是美国免费送,而是换了个方式,通过欧洲出资购买,再转交给乌克兰。
苏-34的坠毁不只是一次空中损失,而是代表俄罗斯空军在战术压制上的重大挫败。在没有制空权,还要面对“爱国者”设伏的情况下,俄军的高空打击将变得越来越难。
尤其是滑翔制导炸弹这种中远程投掷方式,本来是为了避免进入前线火力圈,现在看来,这套打法也被破解了。
克里米亚的问题,其实早已是俄罗斯心头的隐痛。黑海舰队撤出塞瓦斯托波尔后,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前线重地。
虽然部署了S-400防空系统,但由于地形限制,根本无法对海上掠海飞行目标进行远程监控。结果就是,乌克兰的无人机几乎可以绕着走,避开主要防线实施打击。
25日当天,乌克兰情报总局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用无人机对克里米亚一处军用机场和雷达站发动袭击。
战果非常实在——两架安-26运输机被摧毁,两座海面监控雷达站被击伤。这两座雷达站,原本就是为了弥补黑海舰队撤退后留下的情报空白。
但现在,它们也停工了。
俄罗斯很多军事媒体第一时间并没有重视这次袭击,毕竟安-26这种老式运输机本身并不昂贵,损失两架影响不大。但问题在于,被攻击的是情报体系的节点,而不是作战平台。
两座雷达站的瘫痪,意味着整个克里米亚南部的海上监控都出现了真空,乌克兰甚至可以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部署更多无人机或水面无人艇。
这不是乌克兰一次偷袭成功,而是俄罗斯防御系统设计上的漏洞再次被放大。防空、侦察、情报一旦不成体系,就算你有S-400也拦不住什么。
这种袭击模式并不是第一次了,乌克兰几乎在整个战争过程中都在骚扰克里米亚,但这次的精准程度更高、打击目标更关键,说明背后有更强的情报支持和战术配合。
而这些,显然不是乌克兰凭空能搞出来的。
如果说苏-34的坠毁是空军的脸面问题,那“伊斯坎德尔-M”的损失就是俄罗斯陆军的“命根子”出问题了。
“伊斯坎德尔-M”是俄军近年来在战场上最具威慑力的陆基战术导弹,射程超过500公里,机动性强,发射后可迅速转移,几乎没有被击毁的记录。
但现在,这个零损失神话被打破了。
乌克兰在苏梅前线长达数月的情报监控后,发现了俄军第448火箭旅在距离前线约110公里的训练基地。
随后通过无人机压制防空系统,包括“铠甲-S”,再集中火力打击目标区域,一举摧毁了一台发射车和五台补给运输车。这相当于干掉了这个旅“重型载具”的10%。
一支导弹部队的战斗力不仅仅在于导弹本身,还在于整个后勤系统。运输车、发射车、备用弹药、通信指挥系统都缺一不可。而乌克兰这次的攻击,明显是奔着系统瘫痪去的。
这场打击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乌克兰在战场情报方面有了质的飞跃,能够长时间、精准地监控俄军高价值目标;
第二,俄军的导弹部队在后方部署并不安全,哪怕是相对远离前线的训练基地,也无法保障“绝对安全”。
这对俄罗斯来说,是陆地打击能力上的重大警告。导弹再贵、再先进,只要你后勤跟不上,部署不隐蔽,都会成为靶子。
今年三月,美国因为国会预算卡壳,正式中止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结果很快显现:乌军在前线失去了很多原本赖以支撑的关键武器,比如“海马斯”、“爱国者”、155毫米炮弹等等,战场主动权迅速下滑。
从战术表现来看,这次美援不是“老三样”,而是精准补了乌克兰最缺的:高精度防空、高效情报支持、无人机协同打击能力。这说明,美国不仅重新出手,而且出得更聪明。
俄罗斯当前的战争节奏已经被乌克兰重新掌握,而乌克兰背后站着的,不是一个“援助暂停”的美国,而是一个援助升级的美国。
参考资料:
俄乌战况最新通报,乌克兰称击落俄军苏-34战机!
2025-09-26 08:48·闽南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