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荆门市掇刀区麻城12公里老旧水管换“新脉”,幸福水润6000户村民

一根水管润民心。近日,投资290万元的掇刀区麻城镇自来水主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沿线近6000户村民用上了“有冲劲的水”

一根水管润民心。近日,投资290万元的掇刀区麻城镇自来水主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沿线近6000户村民用上了“有冲劲的水”,大伙儿喜笑颜开,纷纷点赞。这项民生工程,实实在在办进了百姓的心坎里。

麻城镇荆港、斗立、麻城、蔡院等村自来水主管网建设年限较长、老化严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时常爆管停水,村民们反映强烈。掇刀区水利和湖泊局在实地走访后,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麻城镇这些村的自来水主管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各类管网长度达12公里。项目于今年6月中旬开工建设,历时两个半月顺利完工。管网升级后,问题被彻底解决,管网沿线村民用上了水压大、水量稳的自来水。

“这次村里改造的自来水管网有2000米,彻底解决了爆管频繁、维修麻烦等问题。”荆港村村支部书记丁华杰介绍,荆港村的自来水主管网于2010年铺设,后来路面扩宽,村里原来的自来水管网填埋在了路面下,长期承受过往车辆的压力,时常破损爆管,维修时需要钻开混凝土路面,向下至少开挖18cm,不仅难度大,而且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高,给居民用水带来了极大不便。

荆港村的主管网改造仅用时22天,采用老管线不动、重新开挖主管线的方式,仅在接通新管线时短暂停水几小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管网升级改造后,水压从原来的0.22MPa提高到了0.3MPa。

罗继华展示水量大、水压稳的自来水

“现在的自来水水压比之前大了不少,也没有爆管停水了,用水既方便、又稳定。以前用水总感觉不得劲,就盼着有一天能痛快用水。”麻城镇荆港村村民罗继华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流哗啦啦地涌出。罗继华还是荆港村的“管水员”,承担着全村水表抄录、水管检修等工作。“这次村里的水管改造,还加装了闸阀、水表井14座,支管网闸阀7台,大大减轻了后期管护的难度和维修的压力。”他说。

稳定的水量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日常用水难题,更有效减少了水资源浪费。麻城镇水利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德兵表示,麻城镇裴庙村、火山村本次主管道改造约1000米,以前两村的自来水总表日流量约为700-900吨,改造后仅400吨左右,水资源流失现象得到极大改善。

改造后,电热水器花洒出水稳定有力

麻城镇的自来水主管网改造项目在实施前,充分听取了村民意见,合理布置管网走向,并在沿线加装闸阀,为管网维修提供了便利。集镇G348国道新管线的设计,原计划布置在公路东侧,实地勘察中发现东侧布置有农田灌溉U型渠道,从农田走管网,不利于检修和农田耕种。后又根据实际,将管线更改布置从公路西侧埋设。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中段有处管线需从一村民房屋边开挖管沟,在村委干部和管水员的解释与动员下,该村民从公共供水大局考虑,同意施工方案,工程方也顺利进行了管沟的开挖、安装。

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及自来水管网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惠及长远。据了解,根据全区农村安全饮水管网实际情况,区水利和湖泊局还将团林铺镇、麻城镇范围内老旧漏损及埋在“四好公路”下不便维修的管网改造计划纳入改造工程方案,目前该方案已通过审批。方案涵盖了36个分子项工程,计划累计改造各类管网 255.18公里。

从“有水用”到“用好水”,这一根根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道,不仅输送着清澈的活水,更输送着便利与幸福。当清流涌入千家万户,流淌的是民生温度,汇聚的是振兴力量。正如百姓所说:“这水啊,甜到了心里头!”  (记者 张文 张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