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枭雄,却被世人所鄙弃,只因他所做的事情太出格,完全就是一个疯子。
他不但嗜杀,军队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而且还很好色,每攻下一座城池,就搜罗美女。
在军队进入四川之后,他大肆屠杀川民,四川百姓几乎被屠杀干净,还留下了“天生万物养于人,人无一物回于天,杀杀杀!”的血腥传说。
没错,这个疯子就是张献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恶人有不少,但要说到“恶”,农民起义出身的大西皇帝张献忠,可以进前五。
有些恶人出身贵胄,像商纣王、石勒、石虎他们,可出身草根的恶人,除了张献忠之外,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了。
他的所作所为,近乎“病态”。
他为什么会变得这样?
身边有那么多妻妾,却为何没有留下一男半女的后代呢?
只收了李定国、艾能奇等几个义子,仅此而已!
其实他的“恶”和他的“疯”,与他小时候以及青年时期的遭遇,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根据《明季北略》以及清代彭遵泗所写的《蜀碧》,进行艺术创作而成,还原张献忠“凶残嗜杀”背后的真相。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十八日,在延安府定边县柳树涧堡的一处草屋中,一个男娃呱呱落地。
时大雨倾盆,对于久旱的陕北高原来说,无疑是一场甘霖。
茅草屋内走出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手里端着一盆清洗孩子的血水。
这时,他看到屋檐下站了一只大老鸹,顿时觉得晦气,便把那盆血水朝老鸹泼去,老鸹身上沾了血水,呱呱地叫着向西北飞去了。
他叫张快,是这家的男主人,婆娘范氏,长得有几分姿色,还会生娃,加上刚刚生下的这一个,一共给他生了八个,五男三女。
八个娃儿八张嘴,如何养得活?
好在张快为人勤快,在村头开一家铁匠铺,以打铁为生,间或着编几双草鞋,挂在铺上卖。
这边是大明的边境,嘉靖四十二年(1562),朝廷就设置了延绥镇西协副总兵,驻定边的营城,兵营距离这里没有多远。
蒙古鞑子的骑兵经常侵入大明的疆土掳掠,定边的各乡村为了抵御蒙古鞑子,自动组成乡团,娃儿们从小就舞枪弄棒,民风彪悍。
除了打铁铺的买卖,张快还会去城里贩卖一些生活用品,偶尔干一些杀狗屠羊的活,一家人勉强温饱。
他给第八个娃儿起名张八壮,期望娃儿能够壮壮实实的长大。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个娃儿就是后来的大西国皇帝张献忠。
张八壮自小就长得壮实,浓眉大眼,最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刀枪剑戟。从小到大,他都经常跟着父母和哥哥姐姐们一起,逃到村后的山谷里躲避蒙古鞑子的骑兵。
八岁那年,定边不知怎么来了一场瘟疫,夺走了母亲和几个哥哥姐姐。瘟疫过后,蒙古鞑子的骑兵再次南下,掳走了很多百姓,剩下的哥哥姐姐也在这场浩劫中不见了。
为了生计,张快领着唯一生下的儿子张八壮,用驴车驮着家乡的大枣,南下四川,寻一条活路。
这一日,爷俩将毛驴系在一根石牌坊下,推着车子去卖枣,哪知等他们回来,看到两个壮汉用辫子抽驴,那头驴被抽得直叫唤。
张快上前质问是怎么回事,一旁的财主指着石柱下的驴粪,说驴粪污了他家的牌坊,让张快赔钱。
爷俩的肚子还饿着呢,哪里有钱赔啊?
张快恳求财主放过他们,却换来一顿毒打,当场被打出血,一车的枣子也被撒满地。
张八壮搂着他爹,愤怒地望着财主,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没有了枣子,就没有继续做买卖,爷俩只得乞讨着回老家。张快被打之后一直吐血,可没有钱治病。路过一个村子,张八壮看到有户人家养着鸡,便寻思偷一只鸡给他爹补一补,哪知偷鸡的时候却被人抓住,还挨了一顿打。
他对四川人的恨意更深,对天发誓:哪天等俺发迹了,把四川人当成鸡一样杀掉。
爷俩历经千辛万苦,总算回到了家乡。
张快回到家,没几天就撒手人寰,留下了张八壮一个人。
张八壮虽然饿得前胸贴后背,但骨骼清奇,靠着村民的怜悯,总算没有饿死。为了活下去,偷鸡摸狗的事情也没有少干,还结交了一帮朋友。
从十五六岁开始,张八壮就偷偷做起了无本买卖,蒙上脸拿把刀躲在路边,截杀路过的小商贩。有一次,他奋力杀了一个人,在搜罗尸体上的财物时,发现尸体身上藏着一张朝廷的通缉令,仔细一看,被杀之人居然是朝廷的通缉犯,值得二十两银子呢!
于是他砍下那人的首级前往延安府领赏,衙门一看这小伙子长得壮实,还能只身杀了通缉犯,身手肯定不错。时下延安府各处盗贼横行,衙门缺少捕快,便问他愿不愿意留下来做一名捕快,每月二两银子。
有这样的好事,怎么不答应呢?
知府大人见他长相奇特,心中欢喜,也有心培养他,得知他自幼没有读过书,便让他跟着衙门里的师爷学习,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献忠,寓意忠于朝廷,字秉吾,号敬轩。
张八壮从此成了张献忠,他确实天资聪慧,跟了师爷两年,不仅能读书写字,还能写诗文,要是再这么学习下去,将来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也未尝没有可能。
更何况,这两年吃得饱,他长成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大男人,拳脚功夫也不错,帮着抓获了几个逃犯。
即便不考秀才和举人,混个几年也能当上捕头。
可命运偏偏这么捉弄人!
青春期的张献忠,荷尔蒙很发达,在衙门里混,沾上了一些恶习,平日子敲诈勒索,还经常去青楼那种地方。
可是青楼那地方消耗银子,那一点俸禄哪够啊?
于是他把眼睛盯上了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没多久,他就和一家卖豆腐的大姑娘看对眼了。
看上人家的大姑娘,大大方方请媒人上门提亲,然后娶过门好好过日子,也是一桩美事。
可是张献忠不按牌理出牌,直接把姑娘弄大了肚子,本来是两情相悦的事情,可是姑娘熬不过家人的殴打,反说张献忠诱奸。
姑娘的家人一张状纸告到延安府,张献忠解释他与那姑娘是你情我愿,完全没有诱奸,知府有心维护张献忠,判张献忠赔了五两银子。
但此事给张献忠的心理留下了阴影,认为女人的话都不可信,最恶毒的就是女人。
此事暂时告一段落,知府大人也寻思安排媒人上门说亲,让张献忠把那个姑娘娶了,往后好好过日子。
哪知没两天,出大事了,这次连知府大人都很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