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旅行,抵达酒店的第一站——前台,曾是我最“五味杂陈”的地方。拖着疲惫的身躯和沉重的行李,看着蜿蜒的队伍,听着此起彼伏的询问声,那份对“家外之家”的期待,有时会被这漫长的等待悄然消磨。
直到最近一次入住,一次前所未有的“10秒”体验,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这并非科幻场景,而是智慧前台带来的真实改变。
图源小红书@Moments
10秒入住?一开始我还不信。
那次出差,抵达酒店已是深夜。舟车劳顿加上时间紧迫,让我对前台可能的长队充满了焦虑。然而,步入大堂,意料之外的是,传统的前台柜台前空无一人。取而代之的,是几台设计简洁流畅、散发着科技感的自助终端,其中一台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自助入住,10秒搞定”。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走近其中一台。屏幕界面友好,引导清晰。按照提示:刷身份证,人脸识别,确认订单,支付/取卡。
图源小红书@比先生要早睡
图源小红书@辛巴是博美哟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真的只用了十几秒钟!没有等待,没有反复确认,没有手写登记。那份深夜抵达的疲惫和烦躁,瞬间被这份高效和便捷带来的惊喜所取代。环顾四周,几位同样刚到的客人也在其他终端上快速完成了入住,大堂显得井然有序,安静舒适。这第一印象,满分!
现在没个自助机,都不好意思叫高端酒店了。
这次经历让我开始留意身边的酒店。惊讶地发现,这种高效便捷的自助入住模式,早已不是孤例,正在众多追求品质和效率的酒店集团中悄然普及。
特意用AI查了一下,仅在公开信息中,就能看到诸如丽思卡尔顿酒店、华尔道夫酒店及度假村、万达瑞华酒店、索菲特酒店等一批在全球及国内市场享有盛誉的高端乃至奢华酒店品牌,都已经部署了类似的智慧前台或自助入住系统。
行业里管这叫“数字化转身”,要我说,不过是终于想通了:把重复劳动交给机器,人才有时间记住客人爱喝红茶还是咖啡。就像当年银行ATM机刚普及时,谁能想到现在连卖煎饼的都扫码支付了?
现在才懂,原来自助机最大的好处不是快,而是让人变得更像人。
上个月在杭州那家新开的智慧酒店,我注意到个细节:以前总被拴在电脑前的前台小姐姐,现在会端着迎宾茶在休息区转悠。看我盯着自助机犹豫,她马上过来开玩笑:“第一次用吧?别紧张,我当初学这个还不如您呢。”
有次跟前台小哥闲聊才知道,他们用的那台会“读心”的自助机,是国内一家叫选住科技做的。最让我安心的是刷脸时,屏幕会显示“您的信息仅用于公安备案”。旁边带孩子的妈妈手忙脚乱,立刻有工作人员过来接手:“您先照看宝宝,我来帮您操作。”而传统柜台那儿,穿着旗袍的接待员正给银发夫妇手写便条注明房号——像极了老派高级宾馆的做派。
图源小红书@瑶瑶
突然觉得,好的科技就像酒店里的隐形管家:它把机械劳动吞进肚子里,反倒把人的温情给吐了出来。
下次当你看见自助机器,你会去尝试“10s check in”吗?
说实话,第一次用自助机时心里直打鼓:“这么快能靠谱吗?”直到看见屏幕上跳出“公安系统认证中”的提示,才突然反应过来——这比人工核对身份证可严谨多了。
当"10秒入住"成了肌肉记忆,或许我们正在见证酒店业最悄无声息又最温暖的一次进化。
欢迎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