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落下帷幕,64岁的高市早苗胜出。考虑到日本政坛的传统,自民党新总裁基本就可以确定是下一任日本首相的人选。
这意味着,日本将迎来历史上首位女首相。
与日本一般的政治世家不同,高市早苗出生于一户普通家庭,父亲是丰田的小职员,母亲是警察。考大学时,由于为了要给弟弟省学费,高市早苗被迫更改了收费昂贵的私立大学的志愿,转入公办的神户大学,攻读企业管理专业。
尽管学校档次不如最初所愿,但高市早苗还是凭借出色的相貌和成绩,在毕业后被大名鼎鼎的松下幸之助相中,将其收入门下,进入松下政经塾继续深造。
这个松下政经塾可不是一般的学校,用松下老爷子的话说是“为日本培养下一代企业家和政治家的俱乐部”能进入这家学校念书的人,不是世家子弟,就是才能出众的寒门子弟。
松下政经塾没有固定的课程,课纲上只有一个笼统的目标“培养学员的政治领导力和企业经营力”。说到底政经塾就是一个精英俱乐部,积攒人脉用的。有点像前几年国内各个大学办的EMBA班,有几个人去是奔着学企业管理的?谁还不是去混圈子的?
只不过,松下政经塾野心更大一些,不仅培养企业家,还培养了30多个日本国会议员、十几名内阁大臣及好几任首相。
高市早苗能进入这样一个组织,可见她年轻时不仅长相出众,而且还很有头脑。
她曾对同学说:自己最崇拜的人是英国的撒切尔夫人,自己以后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此时的她不敢奢谈做女首相,只说想做一名女议员,为民请命。
1988年,在政经塾镀了一层金后,高市又被松下送往美国实习,给一位议员做秘书,第一次接触到政治。
日本人给美国人做秘书,那叫一个“天仙配”。日本女性独有的服从美,让美国议员对她十分满意,实习期满后,便问她愿不愿意留在美国工作?
彼时的日本正处于泡沫经济的全盛时期,国民自豪地宣称“本国经济正处于神武天皇开国以来最好的时期”,生活条件比美国还好,高市早苗想都没想就婉拒了邀请,毅然回到了日本。
但问题是,作为一个要钱没钱,要家世没家世的寒门子弟,高市早苗想在门阀林立的日本政坛崭露头角,时机尚不成熟。
于是,她做了一名电视台的主持人,先在广大日本百姓中混个脸熟,积攒知名度。
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股市、楼市雪崩,内阁倒台等一系列大事件,让高市早苗等到了从政的时机。凭借靓丽的外表,年仅31岁的她打着“改变”“重振经济”“恢复荣光”等旗号,于1993年顺利当选议员,成为日本政坛中一股革新力量。
可惜,革新的理想没坚持多久,高市早苗就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投入到了自民党的怀抱。
当时,自民党正遭遇二战后最大的危机,痛失了把持了30多年的执政地位,急需改变政党“又老又烂”的形象,重新唤起日本人对他们的信心。
高市早苗年轻靓丽的女性形象,恰好能弥补自民党“老派男性主导”的形象空白。于是,在政务副官的诱惑下,高市早苗转投了自民党,原本D内大佬都以为她只是个吉祥物,没想到她有真本事,每次都能把所在的部门管理得井井有条。
2006年,安倍向高市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加入自己的派阀,可能当时安倍也没想到,这位弱女子最后竟成了自己的继承人,在安倍被枪杀后,迅速崛起于日本政坛。
这些都离不开高市对安倍的恭敬。有记者曾拍到,在安倍演讲累了时,高市会主动凑上去,用手帕给安倍擦汗,一点不像议员或大臣,更像一位秘书或妻子。
安倍葬礼上,有人说她哭得妆都化了,比安倍的妻子还伤心。
所以,这次出选总裁,高市早苗继承了安倍绝大部分政策主张,包括修宪与自卫队等敏感议题上,她曾指着首相办公室的自卫队旗帜说:如果我有幸出任了首相,每天都会对着这面旗帜激励自己,重新立下决心。
这段模棱两可的话,被不少人认为是复活军国主义的宣言。
同时,在竞选纲领上,她还参照了美国右翼的做法,煽动日本人对移民的恐惧。日本明明是全球最保守的国家,基本没有移民问题,但高市坚称“从某些地方来的黑工正窃取日本人的工作机会”。
前任首相石破茂曾邀请她出任内阁大臣,她拒绝后主动请缨,担任打击黑工的总指挥。
巧的是,最近,日本将引进“5万印度移民”的谣言,进一步加强了高市反移民的形象,为胜选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高市早苗还模仿美国右翼提出了“让日本经济再次伟大”的口号,承诺当选后将积极振兴制造业,发展包括AI、半导体、核能和新能源在内的新兴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她对东方某大国的态度,在当议员时,高市的态度很强硬,参拜过靖国神社,并说了很多鹰派言论,但竞选总裁或首相后,就缓和了很多,称“绝不会让靖国神社成为外交问题”,要与东方某大国建立安全、可靠的关系,进行坦率的对话。
这种态度变化,可能意味着这位新任女首相已意识到东方某大国的实力已今非昔比,不是日本——这只螳臂——所能阻挡的。
作者: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