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人这一辈子最讽刺的地方就是——你以为买了房、进了城、努力上班,就能稳稳地过日子。可到头来才发现,所谓的“稳定”,全是幻觉。
我今年38岁,今年被裁。那天人事把我叫进会议室,说公司经营困难,部门优化。我当时就愣住了,手心全是汗。她还在那说什么“我们也理解你的不容易”“会尽量帮你申请补偿”。我一句话都没听进去。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房贷怎么办?
我每个月要还一万六的房贷。那套房子是五年前买的,总价295万,首付95万,贷款200万,是我和老公掏空家底凑出来的。当时以为,只要肯努力,日子会一年比一年好。可谁能想到,现在这套房子市价才一百多万,账面上已经亏掉一百多万。
更可笑的是,这套房子让我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安全感。我不敢生病、不敢休息、不敢失业。以前别人说“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笑笑不说话,因为我知道,那句话对有房贷的人来说,根本是奢侈的。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算钱。孩子的补习费、爸妈的药费、水电、物业……每一笔支出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
被裁之后,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开始疯狂找工作。每天十几份简历、上网刷招聘、改自我介绍、练面试回答。可是现实真的太冷酷了。38岁的女人,在职场上已经算“老”了。有的面试官直接问我:“家里有小孩吗?会不会经常请假?”有的公司干脆说:“我们现在只招35岁以下的。”我笑笑点头,走出办公室那一刻,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老公也在勉强撑着,他的公司年初开始降薪,项目少得可怜。我们现在几乎不吵架,也不聊天。下班回家,他打游戏,我刷手机,谁也不说话。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疲惫。
有时候我也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那么早买房?为什么要相信“有房才有家”?那时候身边的人都在劝:“不买就更买不起了”“房子永远会涨”。我也被那种焦虑裹挟着,觉得只有上了车,才算融入城市。可现在呢?车上坐满了焦虑和负债的人。
我已经不敢看房价曲线,也不敢点开中介发来的短信。我知道,只要看一眼,心情就会掉进谷底。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中介:“现在这价能卖吗?”他说:“能卖,但要降不少。”我笑了笑,说:“降了我还什么?”他说不出话,我也没再说。
我现在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以前我还会幻想,等房贷还完的那天,要带家人出去旅游,或者换个更轻松的工作。现在这些念头都没了。每天睁眼就是还款日的倒计时,晚上躺下闭上眼,脑子里全是银行卡余额。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台快要坏掉的机器,还在强撑着运转。甚至连崩溃,都要挑时间。孩子在家不能哭,爸妈打电话不能诉苦,老公面前更不能示弱。
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这一代人,好像被时代推着往前走。买房、背贷、加班、被裁,再继续找下一份工作。房子本该是家的象征,却成了最沉重的枷锁。
有时我看着窗外的楼群,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些亮着灯的房子里,有多少人,正和我一样,深夜失眠?有多少人被贷款、被生活、被无力感,一点点掏空?
有人说,房子是资产。可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个无声的陷阱。你以为自己买下了它,其实是它牢牢地困住了你。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也许还能重新找到工作,也许会越陷越深。但我清楚一点——买房没有改变我的命运,只是让我的人生,从焦虑的起点,走向更深的焦虑。
如今的我,只想活下去,哪怕是苟且地。至少,不要被房贷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