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神雕侠侣》中采用了与《射雕英雄传》几乎相同的结局处理。
当初《射雕英雄传》是写了一首诗:“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暗示郭靖夫妇的前路坎坷,读者也不难猜出,他们的故事还没完,所以他们在《神雕侠侣》中以中年人的形象登场了。
《神雕侠侣》末尾,则是一首词:“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黄衫女剧照)
仿佛给人一种感觉,郭襄日后还会去寻找杨过,他们的故事会在《倚天屠龙记》中得到延续。
然而这一次,金庸只是一笔带过他们的故事,后来也只有古墓派传人黄衫女子出现,勾起了读者对于前作的无限回忆。
这也不免让人纳闷,作为杨过的后人,黄衫女的戏份是不是太少了一些,后来的她嫁给了谁,古墓派是否还有继续传承下去?
其实金庸早已埋下伏笔。
一、不那么高冷的黄衫女
当年的小龙女是位冷若冰霜的女子,那是因为她自幼生活在活死人墓中,极少与外界的人有交集,再加上常年修炼那“十二少”的心法,少思少欲,她几乎是不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的,因此看上去十分高冷,连杨过都不禁害怕。
然而黄衫女子虽是她与杨过的后人,却与她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黄衫女登场时,那排场就格外高调,有人说此时的古墓派已经融入了一些桃花岛的做派,那也不稀奇,毕竟杨过也算是黄药师的弟子,他以此致敬自己的师父,也说得过去。
不过黄衫女插手丐帮之事,就与小龙女那种“天下事都不关老子的事”的态度截然不同了。
如果说这一次是史红石求她帮忙,那后来的屠狮大会,那就纯粹是她自愿出手了。
还有她与张无忌的互动,也显得这女子十分主动。
(侍女剧照)
比如这段:“那黄衫美女目光一转,犹似两道冷电,掠过大厅上众人,最后停在张无忌脸上,冷冰冰地道:‘张教主,你年纪也不小了,正经事不干,却在这儿胡闹。’这几句话中微含责备之意,但辞语颇为亲切,犹似长姊教训幼弟一般……那美女微微一笑,柔声道:‘将人家帮主当马骑,不太过分一点吗?我从长安来,道上听人说明教教主是个小魔头,今日一见,唉,唉!’说着螓首轻摇,颇有不以为然的神色。”
从这里不难看出,黄衫女对张无忌颇有兴趣,莫不是最初金庸就想让张无忌与黄衫女擦出爱火,只是后来因为剧情需要而舍弃了这条感情线?
或许不是“舍弃”,而是“延后”,这段故事,也许只是没有发生在正篇剧情中。
二、失踪的张无忌
尽管《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的完结篇,但不是金庸武侠世界观的完结篇,以新修版为准,金庸的各部作品都是处于同一个世界观里的。
可让人纳闷的是,后来的《笑傲江湖》中甚至有人提到风清扬持真武剑扫荡群魔的往事,也有人提到了“剑魔”独孤求败无敌于天下的事迹,却没人提到张无忌的英雄事迹。
要知道张无忌退隐江湖之时,也不过只有二十出头的年纪,他正处于当打之年,他的未来无可限量,即便金庸没有续写他的故事,也不该对他只字不提才是。
所以后来的张无忌哪去了?
真与赵敏归隐大漠?
那多半只是托词,因为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安分的人,金庸在后记中就提到过一句:“张无忌最后与赵敏前往蒙古,从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现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离……”
其实金庸这里还少说了一种可能……
那就是去找黄衫女子。
多数人可能忽略了书中的一个细节,那黄衫女退场时,就对张无忌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黄衫女、张无忌剧照)
“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她说这句话的前提是什么?
是张无忌问她尊姓大名。
这就怪了,人家问你名字,你却留了个地址,这是什么意思?
只要张无忌不是傻子,都应该想得到,言下之意就是“若想知我姓甚名谁,就来活死人墓找我”。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黄衫女要两次出手帮张无忌,如果第一是为了丐帮,第二次在屠狮大会出手,就纯粹是帮张无忌了。
(张无忌、赵敏、周芷若剧照)
她是看上张无忌了,若无意外,后来的她,多半就会嫁给张无忌,而张无忌也带着赵敏一同留在了活死人墓。
甚至《笑傲江湖》中,还有一位高手,那人的形象就与黄衫女、张无忌之子十分契合,就连东方不败,也不敢面对那位高手。
三、后世崛起的高人
张无忌与黄衫女相恋并生下一子后,便将自己的一身神功传给那孩子,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孩子终归是厌倦了活死人墓里的生活,何况张无忌也不是在这阴森的古墓中长大的,他如何能不理解孩子的苦?
所以他们决定让这孩子出去闯荡,此时的他已经有了一身神功,尤其是那手独孤九剑,那可是杨过当年留下来的剑谱,连黄衫女和张无忌也没学过,这孩子却能轻松驾驭,当真是武学奇才。
待那孩子神功大成之时,黄衫女与张无忌便让他自己决定去留。
(风清扬剧照)
“清风,你年纪不小了,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黄衫女说。
张无忌又补了一句:“切忌,你一身武艺只可惩奸除恶,莫要欺负弱小。”
张清风回了一句:“孩儿谨遵爹娘教诲。”
“清风,如今蒙古人在江湖中追捕姓张的武林高手,你从今往后便随娘姓‘杨’,就叫杨清风吧。”
“不,你忘了,当年我祖父杨过杀了蒙哥大汗,姓杨的高手也不好过哩。”黄衫女咯咯一笑,却也带着些许无奈。
黄衫女又道:“不如将这名字反过来,就叫风清扬吧,那就无妨了。”
而那少年后来经历的故事,你大概也都听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