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诸葛亮著名的“观人七法”:只要7句话,就能看穿一个人!

千年智慧今仍适用,识人用人的终极心法你是否曾因看错人而吃亏?是否希望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快速看清一个人?是否想知道如

千年智慧今仍适用,识人用人的终极心法

你是否曾因看错人而吃亏?

是否希望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快速看清一个人?

是否想知道如何在短时间内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交、可用、可托付?

其实,识人并非玄学。早在1800年前,蜀汉丞相诸葛亮就在《将苑·知人》中总结出了观人七法,至今仍是识人用人的黄金准则。

这七条方法如此精妙,以至于现代心理学研究都在不断验证其正确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穿越千年的识人智慧。

第一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向他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和立场

具体操作:提出有争议的话题,观察他的态度

- 看他是否立场坚定、有原则底线

- 看他是否有远见卓识,还是目光短浅

- 看他的三观是否正,志向是否高远

应用场景:面试关键岗位、选择合作伙伴时

现代案例:马云在创业初期就问蔡崇信“为什么选择我”,从而看清其眼光和决心

第二法: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用连续追问考察他的应变能力

具体操作:不断追问细节,看他的反应

- 是沉着冷静还是慌乱失措?

- 是逻辑自洽还是破绽百出?

- 是善于思考还是机械重复?

应用场景:危机处理时、需要创新突破的岗位

智慧精髓:真正的人才往往稳得住、变得通

第三法: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请教他对策建议,看他的见识深浅

具体操作:提出实际问题,请他出谋划策

- 是纸上谈兵还是切实可行?

- 是见解独到还是人云亦云?

- 是目光长远还是只顾眼前?

应用场景:重大决策前、需要创意的工作

诸葛亮点拨:一个人的见识,藏在他给出的方案里

第四法: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告诉他灾祸困难,看他的勇气担当

具体操作:告知面临的困境,观察他的反应

- 是迎难而上还是退缩逃避?

- 是怨天尤人还是积极面对?

- 有担当精神还是推卸责任?

应用场景:项目遇到瓶颈、团队面临挑战时

现代启示: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勇气,顺境中人人都是“英雄”

第五法: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让他喝酒至醉,观察真实品性

具体操作:在放松状态下观察其真实一面

- 酒后是彬彬有礼还是原形毕露?

- 是保持分寸还是言行失态?

- 显露的是善良本色还是恶劣品性?

应用场景:深交之前、重要合作前

注意:现代应用中不一定要饮酒,可通过团建、娱乐等活动观察

第六法: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用利益考验,看他是否廉洁

具体操作:给予利益诱惑,观察他的选择

- 是见利忘义还是取之有道?

- 是公私分明还是以权谋私?

- 是目光长远还是贪图小利?

应用场景:财务相关岗位、采购等敏感职位

核心智慧:**利益面前,最能看清一个人的底线

第七法: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托付他办事,看他的信用如何

具体操作:交付具体任务,考察完成情况

- 是守信完成还是敷衍了事?

- 是主动反馈还是石沉大海?

- 是全力以赴还是应付交差?

应用场景:委托重要事项、招聘执行岗位

千古真理:听其言不如观其行,观其行不如察其果

现代人如何活用观人七法?

诸葛亮观人七法的精髓在于系统观察、多维度检验。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这样应用:

招聘面试时:综合运用“问志、辩变、咨识”三法,全面考察候选人

选择伴侣时:特别关注“观性、观廉、观信”,这三项关乎长期幸福

交朋友时:重点考察“观志、观勇、观信”,看看是否值得深交

培养下属时:七法全能用到,因材施教,用人所长

识人的最高境界是识己

诸葛亮观人七法不仅可用来看人,更可用来反观自身:

- 我的志向是否坚定?

- 我的应变能力如何?

- 我的见识是否够深?

- 我的勇气是否足够?

- 我的品性能否经得起考验?

- 面对利益我能否守住底线?

- 我的信用积累是否深厚?

修炼自己,比识人更重要。当你成为别人眼中的“良将”,自然也会吸引同样优秀的人。

写在最后

诸葛亮的观人七法穿越千年依然有效,因为它直指人性本质。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这套方法能帮助我们:

少看标签,多看本质;少听誓言,多看行动;少些臆断,多些实证。

愿你既有一双慧眼识人,也有能力让自己经得起这七法的检验。

#今日互动#

你印象最深的识人方法是什么?是否曾因看对人或看错人而改变命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