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这场持续了三年多的拉锯战,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暴风雨,把整个欧洲乃至全球都搅得不得安生。俄罗斯这三年可真是下了血本,导弹跟不要钱似的往乌克兰砸,前前后后扔了11000多枚,从短程的“伊斯坎德尔”到远程的“口径”巡航导弹,砸进去的钱都够买好几座金山银山了。还有那几万架无人机,最便宜的“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虽说才3.5万美元一架,但架不住量大啊,光这一项开销就够喝一壶的。更别说炮弹了,朝鲜随便一出手就是1200枚,俄用的炮弹总数估计都快2000万枚了,这简直是把乌克兰当成了“火力试验场”。
按理说,这么猛烈的轰炸,乌克兰早该扛不住了。可现实却啪啪打脸——乌克兰不仅没趴下,还三天两头用无人机和导弹去俄罗斯本土搞偷袭,给俄造成不小损失。俄罗斯后来一琢磨,发现问题根本不在乌克兰,而是背后的北约和西方国家在撑腰。乌克兰的军工生产线早就分散到瑞典、挪威、丹麦和波兰这些国家了,成了西方军工复合体的“前线装配厂”。英国直接把国防工业搬到乌克兰前线,德国和挪威送“爱国者”系统,意大利更是大手笔,准备签200多项协议,砸100多亿欧元支持乌克兰重建。你说俄罗斯能不头疼吗?
这边俄罗斯头疼,那边美国和以色列也没闲着,各自家里都乱成了一锅粥。特朗普最近又摊上大事了,先是在闭门会议里突然提解雇鲍威尔,接着被《华尔街日报》爆出料,说他给爱泼斯坦画了一幅不雅的美女图。这事儿在共和党里炸开了锅,连他的密友马斯克都跳出来怼他。特朗普现在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只能一个劲儿在社交媒体上喊冤,要求公开爱泼斯坦案的大陪审团证词,可越描越黑的架势,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纸终究包不住火。”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日子更不好过。7月中旬,极端正统派的圣经犹太教联盟党和沙斯党先后退出执政联盟,一下子带走18个席位,让他的内阁在议会里只剩下50个席位,彻底失去多数地位。这俩政党为啥闹脾气?一个是因为内塔尼亚胡没兑现豁免宗教学生服兵役的承诺,另一个则是指责政府损害了犹太教核心典籍《妥拉》的地位。内塔尼亚胡现在就像坐在火山口上,随时可能被提前选举赶下台,甚至锒铛入狱。而他的惯用伎俩,就是制造外部冲突转移内部矛盾,以前就靠这招多次化险为夷,这次危机这么严重,谁也不敢保证他不会再玩火。
当俄罗斯发现乌克兰的抵抗全靠北约输血,当美以领导人面临政治绝境急需“战争止血”,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似乎已经箭在弦上。俄罗斯最近动作不断,海军搞起了近300艘舰船的大规模演习,前线部队在苏梅地区集结,准备来一场“战略决战”。北约这边也没闲着,美国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援,可欧洲内部却闹起了分歧——法国、意大利、波兰等5国直接拒绝加入美国的“重新武装乌克兰”计划,德国和英国虽然支持,但也面临财政压力。这种内部分裂,让北约的援乌力度大打折扣。
更让人捏把汗的是,北约最新援助的远程攻击性武器,比如能打击俄罗斯纵深的导弹系统,很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俄罗斯已经放出狠话,要是北约继续玩火,他们不排除重启中程核武器生产。而乌克兰这边,仗着有西方撑腰,最近在苏梅地区发起反攻,试图切断俄军补给线。双方在苏梅北部展开拉锯战,据说参战兵力可能达到130万,这规模,简直就是一场现代版的“世界大战预演”。
国际社会也坐不住了。联合国安理会刚通过决议呼吁停火,中国、俄罗斯、美国等10国投了赞成票,但欧洲国家的修正案却被俄罗斯否决。这说明,虽然大家都盼着和平,但各方立场依旧水火不容。社交媒体上,网友们更是吵翻了天:有人指责俄罗斯“侵略成性”,有人同情乌克兰“沦为大国棋子”,还有人担心战争扩大化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俄国内的民调却显示,74%的民众支持政府的军事行动,爱国情绪高涨,这也让普京在战场上更有底气。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早已经不是单纯的领土争端,而是大国博弈、意识形态对抗、经济利益纠葛的大杂烩。俄罗斯要打破北约的“包围圈”,美国要维护霸权地位,欧洲在安全和经济之间摇摆不定,乌克兰则成了各方角力的牺牲品。当政治危机遇上军事野心,当经济制裁碰上能源反制,谁也不知道这场风暴何时才能平息。唯一能确定的是,在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里,受苦受难的永远是普通百姓。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愿各方能早日放下武器,坐下来好好谈谈,毕竟,和平才是人类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