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油又囤水,这是要打仗还是怕停水?”
刷到这条新闻时,我正排队加油,前面大叔把油箱怼得满到冒泡,嘴里嘟囔“听说台湾那边油都锁仓库了”。一句话把队伍点燃,大家笑得比油价还夸张。笑完发现,对岸真把战备油从30天拉到120天,预算一口气飙到一万亿新台币,七年花完,创纪录。数字太大,普通人没感觉,换成便利店盒饭,够全台湾连吃两年。
台湾防务部门自己出来解释,说就怕大陆把海一封,油船进不来,战机趴窝,战舰抛锚,连饮用水都成问题。于是油料和饮用水被抬成“命根子”,仓库修得比自家婚房还上心。弹药粮秣反而往后靠,理由很直白:那些东西怕潮、怕热、怕老鼠,先盖房子再说。听起来像房东收租,先把水电搞到位,再考虑买不买床。
有人问我,这是不是要动手?我翻回去年照片,汉光演习现场,坦克炮口绑着自拍杆,士兵头盔上粘运动相机,怎么看都像拍综艺。今年干脆把“如何认解放军”那页从民防手册撕掉,官方话术换成“看到部队请远离”,翻译过来就是:别认,认了就尴尬。岛内网友吐槽:“以前教逃生,现在教眼花。”
钱砸得响,兵却越来越难找。台湾兵役主打“志愿役”,年轻人把军营当职场,下班打卡走人。去年台中基地开放日,赖清德到场打气,结果新兵围观拍照,比领导还忙。志愿役人数连掉四年,主战旅编不满,基层连防弹板都得轮流借。训练更离谱,步枪打靶用气球替代,因为子弹省着用。就这样,战备翻四倍,数字游戏谁不会。
大陆这边没多话,27架次飞机出去,26架次直接跨过那条看不见的线。福建舰带着两艘驱逐舰走台湾海峡,航母甲板干净得像刚洗完,岛内航迷拍下高清照,社交媒体刷屏。东部战区顺手发歌,歌词把澎湖湾、基隆港、日月潭、阿里山点了个遍,MV里登陆舰冲滩,镜头一闪而过台北101。评论区热闹:“歌好听,船好看,别真用就行。”
我翻完预算书,发现一万亿里只有一小截买新枪新炮,大部分拿去盖仓库、刷防水、换空调。台湾防务部门坦承,弹药库年久失修,漏雨比漏弹快;粮仓温控坏了,大米差点酿米酒。现在趁特别预算,干脆把老库翻新,加高墙、加厚门、加指纹锁,顺便给值班室装热水器。官兵调侃:“以后打仗先带房卡。”
岛外热闹,美国议员又喊话“对台军售得加速”,可交货排期排到2027,比台湾自己的预算周期还长。真到货的,是过期防弹衣和洗过水的军用外套。岛内军迷拆箱直播,标签写着“2005年伊拉克”,弹幕笑疯:“人家打沙漠,我们抗潮湿,专业不对口。”
油料囤了,水也囤了,人心却囤不住。便利店老板告诉我,最近矿泉水销量平平,网购汽油桶的倒是多了,买来改摩托车,说“油箱大,跑得远”。我问跑哪,他耸肩:“先跑再说。”普通民众不傻,真封锁了,家里囤的那两桶水只够煮泡面,油也只够冲到下一个加油站。真正管用的,是两岸货轮天天靠港,蔬菜、猪肉、鸡蛋从来不断,大陆电商照旧次日达。要是哪天船停了,再厚的仓库门也顶不住。
我把这些片段拼一起,像看一部默剧:台上拼命往仓库搬东西,台下观众嗑瓜子。数字越大,动作越慌,字幕写着“备战”,镜头却泄了底——兵没补满,枪没换新,连手册都撕页。有人担心局势升温,我倒觉得像期末通宵,书没翻几页,先买十支笔,图个心安。
囤油囤水,堵不住心慌;砸钱修墙,遮不住短板。真要到开奖那天,仓库钥匙在谁手里,仓库里的人敢不敢开门,都是未知数。
你觉得,这一万亿堆出来的高墙,挡得住历史的大卡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