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分不清今天是周几了。
办公室窗外早就漆黑一片,墙上的钟指向十一点半,我的咖啡杯见了底,代码却还在报错。第17次按下“Ctrl + S”,办公室里只剩下我敲键盘和隔壁工位小李压低嗓音的啜泣声。
不是矫情,是真的快撑不住了。
这一切魔幻现实主义的开端,都源于领导轻描淡写的那句:“先做起来,合同后续再补。”
一个月前,领导兴冲冲地宣布接了个“大项目”。客户来头不小,需求却抽象得像当代艺术:“我想要一种科技感,但又要有温度;界面要简洁,但功能要全面。”最要命的是,谈到合同时,领导大手一挥:“对方是大公司,流程慢一点很正常,我们先做!”
我们点头,不是因为信,是因为不敢不信。他是领导,打绩效的是他,说“你很有潜力”的也是他——我们,只是打工人,信不信,都得干。
技术部的兄弟,头发掉得比代码commit还快。
为了省钱,客户坚持用劣质镜头,测出来的数据全是废的,我们还得笑着回:“好的,马上优化,争取让误差看起来像艺术。”
闺蜜视频时盯着我的脸,沉默三秒后说:“你黑眼圈快垂到锁骨了。”
我咧嘴一笑:“不,快到耻骨了。”
她没笑,因为知道,我没在开玩笑。
最魔幻的那晚,我正边改bug边在闺蜜群里发60秒语音咆哮:“这项目再做下去,我要么进ICU,要么进ICU前先手刃产品经理!”
语音还没发完,隔壁领导办公室突然炸开一声哀嚎:
“什么?!客户跑路了?!尾款还没结啊!!!”
我鼠标一抖,耳朵瞬间竖起——打工人雷达,从不失灵。
吃瓜是本能,但这次的瓜,是我们用命、用肝、用青春熬出来的“血瓜”。
果然。
合同没签,需求白做,代码白写,通宵白熬,客户连句“辛苦了”都没说,直接人间蒸发。
领导在办公室摔杯子、打电话、求爷爷告奶奶——没用。人,找不到了。钱,也飞了。
我默默关掉电脑,拔下U盘,收拾背包,头也不回地走出公司大门。
那一刻,没有愤怒,没有委屈,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荒凉——
我们拼死拼活,换来的不是奖金,不是成长,不是认可,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职场白嫖”。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所谓的“优质客户”同时找了五家供应商比价,用各家方案拼凑出一个终极版,然后找了最便宜的一家落地。而我们,连参赛资格都没有——因为没有合同。
项目理所当然地黄了,公司损失惨重,领导也被辞退。临走那天,他还喃喃自语:“明明聊得那么投缘......”
没人送他,没人挽留,连茶水间的八卦阿姨都说:“活该。”
我不恨他,但也不可怜他。
不是幸灾乐祸,是终于看清了职场最残酷的事实:
在利益面前,舔,换不来尊重;卑微,换不来安全;感动自己,换不来保障。
没有合同的“信任”,是领导的赌注,却是我们所有打工人的坟墓。
领导走后,公司彻底变了。
不是裁员,不是换人,是制度。
高层紧急开了三天会议,最后拍板:所有项目,必须合同签完、预算到位、风险评估通过,才能启动。那天下午,HR发了封邮件,标题是《关于项目启动流程的强制性规范》,附件里是厚厚一沓《项目风控手册》。
现在遇到新项目,我会直截了当地问三个问题:“合同签了吗?”“需求确认了吗?”“资源到位了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会微笑着拒绝:“对不起,这个需求我们接不了。”
这不是不近人情,是用血泪换来的教训:
1️⃣ 合同是职场人的盔甲没有白纸黑字的承诺,就是空中楼阁。真正的专业合作,从来不怕签合同;真正的优质客户,从来不会拒绝签合同。
2️⃣ 跪舔式服务换不来尊重优秀的领导者懂得平衡客户需求与团队承受力,而不是无底线妥协。把团队累垮的领导,注定无法长久。
3️⃣ 职场需要理性,不是幻想“我以为”、“我觉得”、“应该是”...这些词语在职场中都是危险信号。专业的人只相信确凿的证据和明确的协议。
打工已经足够辛苦,不必再为别人的幻想买单。我们的时间和技能都很宝贵,应该用在值得的事情上。
毕竟,我们出卖的是时间和技能,不是尊严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