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出游兴致高,吃喝玩乐乐逍遥。
但有法律需记牢,不然麻烦找上门。
衣食住行与游购,娱乐也得守规范。
且听我来慢慢说,保你旅途没烦恼!
国庆七天长假即将到来,准备出行的你,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但别忘了,出行前的准备工作同样重要哦!“吃住行游购娱”的旅途体验离不开法律护航。这份覆盖全场景的普法指南,帮你守住权益、避开风险,让假期更安心舒心!
01.“吃”:警惕“美食刺客”
守护舌尖权益
明码标价是底线
就餐前务必确认菜单价格,警惕“时令价”“时价”等模糊表述,尤其在景区、网红餐厅等场所,需留意是否存在“低价诱骗、高价结算”的价格欺诈行为商家若在标价外收取未标明的服务费,可直接拒绝并投诉。
02
食品安全要盯牢
选择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机构,拒绝购买“三无”食品和过期零食。若食用后出现肠胃不适,需立即留存剩余食品、点餐小票和就医凭证,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商家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03
霸王条款可拒绝
“禁止自带酒水”“最低消费”等要求均属无效条款,消费者有权拒绝。遇到强制收费或食材造假等问题,保留证据后可拨打12315投诉维权。
02“住”:订单不“飞单”
住宿有保障
01
预订环节重约定
通过平台预订酒店时,截图保存退改签政策、价格包含范围及订单信息,明确是否含早餐、服务费等细节。订单生效后,酒店或平台单方取消订单即构成违约,需承担赔偿责任
02
入住核查防“降级”
核对房间设施与预订描述是否一致,发现破损、污渍等问题及时与酒店确认并拍照留存。若旅行社承诺的五星级酒店变民宿等“消费降级”情况,可要求赔偿合理费用并支付违约金
03
安全责任要分清
酒店需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未设置消防警示、监控失效或安保不力导致财物被盗、人身受伤的,需承担侵权责任。但因个人未妥善保管财物造成损失的,需自行担责。
“行”:合规出行
安全第一
01
自驾出行明责任
严禁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引发事故需承担医疗费、修车费等赔偿,情节严重者追究刑责。
无偿搭载亲友的“好意同乘”中,驾驶人有过错仍需赔偿,但可酌情减轻责任;不得借车给无驾照人员,否则车主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组团自驾的“免责声明”对交通事故无效,组织者若有盈利或未尽管理义务,需承担相应责任。
02
公共交通守规则
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时,要求按规打表并索要发票,遇绕路、拒载可凭票据投诉。因承运人原因延误行程的,可主张合理赔偿;乘坐公共交通时不得携带违禁品,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游”:文明不越界
维权有依据
01
参团避坑看资质
选择同时持有《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正规机构,签订合同需明确行程、住宿标准、购物安排等条款,拒绝“零负团费”陷阱。
02
行程变更要协商
导游无正当理由擅自改行程、漏景点、降标准的,游客可留存证据要求赔偿,遗漏景点的可主张旅游费用总额5%的违约金。不可抗力导致的行程调整需双方协商一致。
03
野游违规代价大
擅自进入景区未开放区域,将面临100元至5000元罚款,部分景区实行终身禁入。若破坏生态环境,需承担巨额环境赔偿,甚至追究刑责;因“探野路”受伤的,可能因“自甘风险”自行担责。
“购”:拒绝强买强卖
退货有底气
01强制购物可退货
旅行社指定购物场所或通过诱导、恐吓等方式强制消费的,游客有权在行程结束后30日内要求旅行社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货款。对“不买够不准走”等行为,可现场录音录像留存证据。
02
预付消费慎下单
办理服装、特产店等预付卡时,明确使用范围、有效期及退款条件,“办卡不退”等条款无效。因商家诱导办卡的,可主张7天无理由退款。
03
安全责任要分清
酒店需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未设置消防警示、监控失效或安保不力导致财物被盗、人身受伤的,需承担侵权责任。但因个人未妥善保管财物造成损失的,需自行担责。
“娱”:安全享乐趣
责任要牢记
01
娱乐项目查安全
体验景区网红秋千、旋转设备等娱乐项目前,确认场所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工作人员需进行安全提示与指导。若因设备隐患或管理缺位受伤,经营者需承担侵权责任。

02
责任划分看过错
未成年人在游乐场受伤的,若经营者未及时制止危险行为、管理缺位,需承担相应责任;但监护人未尽看护义务的,可减轻经营者责任。参与高风险项目前,需确认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遇到权益受损,需全面留存三类证据:书面证据(合同、发票、病历等)、视听证据(录音、视频、照片等)、电子证据(聊天记录、订单截图等)。协商无果可向文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通过诉讼主张权益,境外游遇紧急情况可拨打12308领事保护热线。
中秋逢国庆,
双节共欢乐!
合规出行,
方能尽兴。
愿这份贴心指南
伴您度过安全舒心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