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之(?—705年),小字五郎,一作契苾,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市)人。张易之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宠臣,雍州司户张希臧之子。在武则天称帝后,张易之可谓是风光无限,乃至于百官都畏惧他。那么,问题来了,张易之最终是什么下场呢?
一
具体来说,张易之尚在少年时代就靠祖辈的功勋当官,连续升为尚乘奉御。到了二十岁,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姿态优美,音乐技艺多数通晓。唐高宗李治在位后期,武则天开始执掌大权。当时,张易之的弟弟张昌宗被太平公主推荐给武则天。趁着这一机会,张昌宗向武则天介绍说张易之才干超过自己,善于炼制药物。
于是,张易之也获得侍奉武则天的机会,并获得了重用。因为获得武则天的宠幸,所以人们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圣历二年(699年),开始设置控鹤府,任命张易之为府监。过了很久改叫奉宸府,任命张易之为府令。张易之引荐知名人士阎朝隐、薛稷、员半千担任供奉。
因为一下子位居高位,张易之兄弟也担心会遭到天下人的非议,遂向吉顼求策。吉顼建议他们顺应民心,劝武则天立李唐后裔为太子以保全家族。在此基础上,张氏兄弟依计进谏,促使武则天决定迎回唐中宗李显。事后武则天察觉吉顼参与谋划,经其解释后最终认可。
二
当然,从整体上来看,张易之兄弟对唐朝不仅没有什么贡献,反而是把持朝政,祸乱百官。武则天每当宴饮聚会,那么张易之、张昌宗和武家兄弟就一同侍候,用掷骰赌博比本领取乐。因为经常取悦武则天,于是后者任命张昌宗为司仆卿、张易之为麟台监,权势显赫。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百官怕张易之兄弟,连皇室都需要讨好他们,比如皇太子李显、相王李旦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则天不同意,改任他为春官侍郎,封他为邺国公,张易之为恒国公,各获收纳三百户租税的实封。
武则天年事已高,张易之兄弟独揽朝政大权,邵王李重润和永泰郡主暗地非议,都被判处绞刑。御史大夫魏元忠曾经弹劾禀奏张易之等人的罪行,张易之向武则天申诉,反而诬告魏元忠与司礼丞高戬,这导致两位大臣都被驱逐。
后来武则天长久生病,居住在迎仙宫,宰相们都不能进去拜见,只有张昌宗等人在她身边侍候。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就如同古代的著名宦官,因为把持了皇帝和大臣的见面渠道,所以权力极大。
不过,张昌宗担心武则天死了,灾祸就要到来,就带领同伙日日夜夜一起商议干不法的事。但是小人疏忽邪恶,连与此无关的人们都知道了,甚至有人在交通要道旁边张贴传单张扬这些事。换而言之,张易之兄弟已经是天怒人怨了。
三
最后,左台御史中丞宋璟多次请求审查拘捕张易之兄弟,武则天表面答应宋璟,很快诏令宋璟离京审查幽州都督屈突仲翔,改令司刑卿崔神庆查问案情。而因为武则天的庇护,张易之兄弟暂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
但是,这也激起了百官的怒火,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崔玄暐等人率领羽林军迎接皇太子李显进宫,到迎仙宫处死了张易之、张昌宗,他们的哥哥张昌期、张同休、从弟张景雄都在天津桥斩首示众。得知张易之等人被杀的消息后,万民欢欣雀跃,将他们的尸体一块块地割下来拿走,一个晚上就割光了。
原本张易之被杀后,家道至此败落。但是,天宝九年,张易之的外甥杨国忠得势,于是天宝九年(750年),张昌期的女儿自己呈递奏表申诉,杨国忠替她帮忙,唐玄宗李隆基诏令恢复张易之兄弟的官职爵号,给张同休的一个儿子赐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