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今日寒露节气,今年是早寒露还是晚寒露?早看早知道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今日,我们迎来了寒露节气。寒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天气由凉转寒的转折点,也是第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今日,我们迎来了寒露节气。寒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天气由凉转寒的转折点,也是第一个带有“寒”字的节气。那么今年的寒露是早寒露还是晚寒露呢?

判断早寒露和晚寒露有不同的依据。一种是以农历月份为标准。寒露交节的时间一般在农历九月份,不过由于农历与阳历“置正”的原因,农历在一些年份会出现“闰月”,导致寒露交节时间不固定,但前后相差不会超过30天。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如果寒露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八月份下旬,那么就是“早寒露”;如果寒露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九月中、上旬,那么就是“晚寒露”。今年由于是“闰六月”,使得寒露交节的时间提前到农历八月十七,所以从这个判断方法来看,今年属于“早寒露”。

还有一种判断方式是依据交节的具体时刻。按照传统划分,中午12点前交节为早寒露,中午12点后交节为晚寒露。今年寒露的具体时间是10月8日凌晨,属于妥妥的“上午型”寒露,也就是早寒露。

早寒露和晚寒露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气候影响。民间有“上午寒露,冷飕飕;下午寒露,热死牛”“早寒露,暖烘烘;晚寒露,冷得凶”等说法。虽然这些说法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也反映出早寒露可能意味着冷空气提前“登场”,气温骤降会更明显;而晚寒露则可能遭遇暖湿气流反扑,在一段时间内白天仍有暑热余威。此外,还有“寒露早、来年倒春寒”“不怕寒露晚,就怕寒露早”等农谚,提示早寒露可能会对来年农作物生长带来一些潜在风险。

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些农谚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天气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今,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气象监测和预报技术,可以更科学准确地了解和应对天气变化。在这个寒露时节,无论早晚,我们都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物,注意脚部保暖,合理调整生活节奏和饮食,以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迎接秋冬的到来。